.芦苇
周末回家,吃到爸妈自制的腊肉,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吃肉真心是件及其奢侈的事情,除了重要的节日,就只有亲戚来访时勉强可以吃到一点肉。而我们家又家教甚严,孩子是万万不能上桌吃饭的。只能端着一碗包谷饭,怯生生地站在母亲或父亲身旁,看着桌子上少得可怜的肉,偷偷吞着口水。好不容易大人们吃好饭挪了地方,桌上的仅剩的那点油水也必然被哄抢一空。
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每年过年,家里都必定会杀一头猪,而腌制腊肉更是我喜欢的活动之一,特别是熏制的过程中守着满是浓烟的柴火然后用小刀割下一些串到铁丝上,一边看着柴火不让它燃得太旺,一边烤肉吃。那感觉,真的是幸福感爆棚。
而如今,二十年一晃而过,七八岁时的那些幸福的故事已日渐遥远。想吃腊肉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但每年腊月杀猪熏制腊肉的传统在我们家却从未改变过,我们姊妹五个也习惯着每年腊月回家陪爸妈吃腊肉过年,那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因为团圆和幸福。
有时候看着已上了年纪妈妈每天早晨五点就起床就生火煮猪食,看着爸爸每天下午都要去地里讨猪菜,作为子女,我们真的无比难过。曾无数次地劝说爸妈别再这么辛苦养猪了,过年杀猪买一个就是了。但爸妈却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喂养,说什么买来的是饲料喂养的,吃不出味道。慢慢的,我们也就不再劝说了,只是在回家时尽自己一份力,为爸妈分担些许。也因此,才让我知道原来每年吃腊肉时吃到的幸福的味道,都是爸妈用心的杰作,也让我明白为何小时候那么平穷,却依然幸福感爆棚。
也因为如此,我突然无比地希望把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分享,【所以,和爸妈商量以后决定把今年熏制的腊肉卖一部分出去】因为我知道,对于七八十年的我们来说,腊肉不仅仅是简单的肉,它还寄托下了我们小时候的希望,见证着我们从贫穷一路走来。我相信,有许多人跟我一样,曾经觉得能吃到一片腊肉都是极致的幸福。只是在经济越加繁荣的今天,我们渐渐被现实慌乱的脚步追赶,忘却了曾经简单的梦想和触手可及的幸福。
而更多的,除了想把自己的幸福分享出去外,我也有着自己小小的私心。那就是,我希望从自己开始,把家乡的特产推出去,把家乡退推出去。这些年在农村做老师,接触了太多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从最开始对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们的抱怨到最后对他们的理解,从最初对农村教育的无奈到现在大家的努力,从最开始对农村现状的不满到现在对农村生活的喜爱……我多想,因为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改变一些东西。
如果有一天,外出务工的人们不用远离家乡就能养家糊口,如果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事可做,如果不用骨肉至亲分离还能幸福美满,那谁还愿意“抛家弃子”远离故乡,谁还愿意独望圆月相思断肠。因此,从腊肉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家乡的特产开始。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不再靠着打工挣钱,而是在家里靠着自己的双手,靠着家乡的作物就能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