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今年是我加入二十一学校西校区的第二个年头。回首自己在师德方面的成长之路,我觉得自己一直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学习,沉淀中进步。
有人这样诠释师德的含义:“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国家教育部也把“关爱学生”列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见“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所幸的是,关爱学生的路上,我一直没有停止行走。
(一)、相敬如宾的疏远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被学校领导任命为四三班的班主任并接下了这个班的语文。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凭借在教育机构学的那一点与学生相处的理论知识,我跌跌撞撞地开始了自己与学生为伴的生活。
初始,我所理解的关爱学生就是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的成绩优异。奔着这个目标,我给我所教的学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课堂上不苟言笑,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样可以维护所谓的教师尊严。更是将积分管理细化到角角落落。谁让班里被学校扣了分,我就要从严处罚。自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现实永远没有理想那么美好,在班级工作过程中,学生状况不断,接二连三的被扣分,我所教的个别学生也开始对我有抵触情绪。
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反思自己工作上的不当,反而是再进一步的严厉,不断补充制度,加大对违反制度学生的惩罚力度。亲自监督学生的卫生打扫,甚至在上其他课时,我也搬张凳子坐在后面。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班的积分在学校遥遥领先,我所教的学科成绩也不落人后。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
学生在学校见了我都规规矩矩,客客气气的;在校外遇到我则是躲着走。看到别的班主任的办公室被学生挤的满满的,办公桌上经常堆放着孩子做的手工小礼物,谈心的小纸条。而我呢?则是学生作文中的凶神恶煞,是学生避而远之的孬老师。
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感,我反问自己:我工作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誉吗?当初上岗时立下的关爱学生的誓言,我兑现了吗?
(二)、视生如子的关爱
后来我在处理女儿教育问题上学习了相关的书籍后,再面对学生,我突然意识到,他们也是孩子,在家里也是被爸妈捧在手心里的小宝贝。我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
如果我的孩子考砸了,我会怎么做?也是生气地扣积分叫家长吗?如果我的孩子犯了错,我会这么做?也是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顿吗?如果我的孩子考好了,我会这么做?也是点一下头,连一句赞美都吝啬吗?
这时我开始接触到一些关爱学生的理论知识,我把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翻来覆去的看。于是我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性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我常在内心告诫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不断犯错,然后不断改正的阶段。要辩证地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而不是一旦有错就一棍子打死。
二、端正自己的工作目的,我教书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追求遥遥领先的名次。我开始用中庸的心态去对待学校的各项评比,“重在参与,不求结果。”
三、课堂上要努力放低姿态,面带微笑,走到学生中间讲课,要努力做到与每个学生都有眼神间的交流。
四、课余时间多找学生谈心。谈学习、谈烦恼、谈家庭、谈爱情……同时利用好日记和学生随时交流,尽自己所能做好学生的知心姐姐。
五、我开始注意到与家长的交流合作,不再只是在学生犯错时才想起叫家长,而是主动与每个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随着孩子们与我日益亲密,我也打心眼儿里爱上了我所教的学生。虽然我对积分与成绩不再看重,可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们却用自己的努力给了我一份大大的惊喜。在期末考试我们班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也被评为学校教学能手,区先进个人等。
三、共同成长的陪伴
今年,我加入到黄新名班主任工作室,有幸结识了一大批身边的榜样:黄新老师、卢升老师、姚春艳老师、王明玉老师。他们的积极、博学、敬业、上进,深深打动了我。在他们身上,我更加学会了面对学生全新的态度:黄新老师的静待花开;卢升老师的对学生最长情的陪伴;姚春艳老师的热情感染;王明玉老师的以自身魅力打动学生……同时,在他们的影响与推荐下,我接触到更多的教育理论著作,也了解了更多的师德模范的事例。
借助这些理论的知识与榜样的引领,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关爱学生方面的所作所为,有了全新的体会,那就是:关爱学生,就要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关爱学生不仅仅是在生活上关心他,在思想上理解他,更重要的是要唤醒他内心积极向上、主动追求进步的灵魂。
要唤醒学生成长,自己首先要重启成长的脚步。虽然马上就要30岁了,我还是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成长之路。给自己制定了计划:一天读20页专业书籍,写一页读书笔记,每周抄一节名师课堂实录,每学期讲一节优质课,抓住一切能外出学习充电的机会。在我的感染下,孩子们也开始拿笔写作、制定读书计划。每天的小练笔都会涌现出珠玑一般的美文。我们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打气,为了各自的梦想而努力坚持着。
如果退休年龄不延长的话,在关爱学生的这条道路上,我还要再走30年。我知道,我一定会再迈进新的台阶,我希望也有信心,在接下来的路上,我会走的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