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在路上,习惯性地点开听书。《苏东坡传》映入眼帘。犹疑了一下,最后还是按下了播放键。
年少时,最喜欢苏东坡的词。
兴致来了,总会大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吟诵,一股雄壮豪迈之情就会在胸腔鼓荡;
情致缠绵时,会反复抄写“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泪水低落在纸面上,将诗句晕染得更加令人悲伤。
那个时候,我被苏东坡的才情和深情所折服,为他的豪迈和洒脱而惊叹!
少年心情,风花雪月,我迷恋他,却从未想过要走近他!
前几年,在书店,偶尔看见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又勾起了少年情怀,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但是几次打开,却始终没有读完。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软弱的人,我无法忍受那些诬陷与踩践,无法忍受那些贬谪与颠沛,所以会选择逃避。
今天,二百多里地的路程,苏东坡浮浮沉沉的一生,在我耳边展开。
苏东坡生性率真,不拘小节。作文诗词,皆是情之所至,挥笔而就,才思之敏捷,词句之精妙,令人叹服。
当时文学大家欧阳修,在读到苏东坡的作品后,曾喟叹:三十年后,无人再提欧阳修。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苏东坡赏识青睐。
可是才高招人妒。他的不拘小节,又给那些宵小奸佞之辈提供了污蔑生事的机会。“乌台诗案”使苏东坡锒铛入狱。虽然由于太皇太后的赏识,他最终幸免于难,但是他也从此开启了宦海浮沉的人生。
他曾经处于政治权利的中心。可是身处高位,他从来不曾爱惜自己的羽毛。他曾上万言书,力陈改革之弊。他也曾因不愿与那些权臣同流合污,每天在朝中孤军奋战。
他也曾被一贬再贬,遭遇各种不公与践踏。但是,身处泥沼,他也从来不失乐观豁达。
他最善于从生活的细节处寻找快乐。
被贬黄州,几乎三餐不继,但他却依然能找寻到快乐。
遭醉汉推搡,他会幸喜,再也无人识东坡。他终于脱离朝政的束缚,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开辟荒地,自耕自种,却从不言身体劳累。看着春苗秋实,自有别样的喜悦。
他会认真研究饮食,把高贵人都不爱吃的猪肉,做成一道流传至今的美食。
苏东坡的一生,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贬谪的路上,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不曾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
他那些或慷慨激昂或富含哲理的词,几乎都是在贬谪期间所做。
我曾因为他的遭遇愤愤不平,以致无法将《苏东坡传》读完。
可是今天,我却忽然释然了。荣耀也罢,苦难也好,总也不能奈何苏东坡。他自始至终都是他自己,没有改变。或者说,如果改变,也是变得更豁达,更洒脱。
如果说年少时歆慕他的才情,现在更欣赏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人生际遇,谁也无法掌控,那就任它融辱浮沉,我自闲庭信步,静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文末,请让我再来轻轻吟诵一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