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41:@解字篇-1(东学西读岛主版权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 2018-03-23 —————
[兌下離上]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周易·睽卦》
初文
先秦的语言缺乏逻辑,它没有抽象,没有逻辑,也没有关系词。所以它没办法表示逻辑,只是名词的罗列,而且是具象名词的罗列。各个具象名词所传达的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或然的关联,而不是通过动词和虚词表达的因果必然关系,需要思维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去理解抽象的所指和所指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的象形文字在初期就是对这些具象名词的具象表达。象形文字在是汉字词根,同拉丁语的词根希腊语的词根一样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睽字解
睽卦的睽,《说文》和《康熙字典》的解释都不完整。[1][2]
我一直在找这个字的原始写法,这个周末刚刚找到。找到了这个字,证实了我对睽字本义的猜测。这个字,是理解睽卦的关键。易经里好多字都这样,现在不用了,写法也不一样了, 所以看卦名和卦辞就看不懂。
下来看黑板:
这是罗振宇写的,是 西周晚期青铜器十二年大簋蓋的铭文。[3]
对应的原文是这样的:
岛解
本岛独家解释,一般的书都查不到的。转发请注明版权。
癸
癸字本来的写法跟现在的姿势完全不一样:一个X,四个方向上各有一个小叉儿那样的东西,就像四把餐叉放在一起。这个符号出现的很早,在商代的青铜器上就有这个符号,商代这个符号是否表示这个意思,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在周语言里边,它表示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4],进一步表示四面八方分散分流出去的现象。
为什么管向日葵叫葵花,为什么说众目睽睽?都跟这个癸字的本意有关,是从这个癸字产生的转义。包括现在说的女子的月经。古代叫天葵。都跟这个符号有关系。
睽
癸字向四处流动的意思,加上目就是眼光四处流动,眼光四处流动叫睽。
睽卦
这一卦的核心是同而异。离是光,泽是气。离是仁,泽是智。上下卦都是君子,但这是两种类型的德。朱子总结为一句话: 二卦合體而性不同。
两个眼睛四个方向看, 本身就包含了至少五个角度。这个卦的内涵也是四面八方的,很丰富。包括了现代汉语里面的多个逻辑,不能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比如
眉毛和胡子是抓不到一起的。……
同床异梦。……
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意思,而不是所有的意思。都容易引起误解。实际上睽卦一方面是说两个人或者两套系统两种事物不在一个频率上,比如说中国人跟美国人,逻辑和思维以及价值取向等等都不一样,但是另一方面还强调二者的共生关系。用卦来表达是火泽睽:上面一个火。下面一个泽,这两个东西性质不同甚至是相反,会有离心作用,但是她们是共生关系,不是竞争和对立关系,表示对立的关系另外有一卦叫泽火革。这两卦是不一样的,泽火革是水火之间的斗争。睽是同而相异,但不强调斗争,也不强调分裂。所以不要忽略了同,如果没有同就不是睽了。
同而异,同和异都在卦中。不可单取异义。《彖》中的一个case是二女同居。指的是未嫁的姐妹。现代人可以理解为大学同宿舍的同学,比如上下铺的兄弟。大家同一个年龄,同样的教育,但是最终人各有志,海角天涯。彖辞中其它的cases: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睽卦的五行
睽卦上面是个火,下面是个泽, 按照《尚书·洪范》里讲的五行(五行是五种运行方式而不是五种元素啊)。火行是炎上, 这个泽呢是水行,水行是润下的:一个在上向上,另一个在下向下,目标不一致。
睽,眼光四处收罗的意思。眼睛滴溜溜到处四下里撒嘛。
众目睽睽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韩愈说万目睽睽,就是说那末多的眼睛四下里看,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太多了,无死角,那个监视是全方位的,所以众目睽睽,你是逃不掉的。
葵花
这个就不言而喻了。
-
『說文解字』
↩
【卷四】【目部】睽
目不相聽也。从目癸聲。苦圭切
『說文解字注』
(睽) 目不相聽也。聽猶順也。二女志不同行。猶二目不同視也。故卦曰睽。人部?卽睽。从目。癸聲。苦圭切。十五部。 -
《康熙字典》
《說文》目不相視也。《玉篇》目少精也。《六書故》反目也,因之爲睽乖。《易·序卦》睽者,乖也。《雜卦》睽,外也。 ↩ -
【銘文】西周晚期 十二年大簋
通盖高7.2、腹深4、口径5.7寸,重12.1875斤。(西甲)
弇口鼓腹,子母口,兽首双耳,圈足下连铸三个兽面扁足。盖沿饰两道重环纹,口下饰窃曲纹,盖上和器腹饰瓦纹,圈足饰垂鳞纹。
铭文字数,盖内铸铭文106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隹(唯)十又二年三月既生霸丁亥,王才(在)𪾚侲宫,王乎(呼)吴师召(诏)大,易(锡)□□(睽)里,王令譱(膳)夫豖曰□□(睽)曰:余既易(锡)大乃里,□宾(睽傧)豖章(璋)、帛束,□(睽)令豖曰天子,余弗□□(敢吝),豖□□(以、与睽)履大易(锡)里,大宾□章(傧介璋)、马□(两),宾□□章(傧睽介璋)、帛束,大□□(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休,用乍□(作朕)皇考剌白□□(伯尊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 -
『說文解字』【卷十四】【癸部】癸
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屬皆从癸。𤼩,籒文从癶从矢。居誄切 文一 重一
(癸) 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揆癸曡䪨。律書曰。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律曆志曰。陳揆於癸。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居誄切。十五部。承壬。象人足。冡大一經。凡之屬皆从。
--『說文解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