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今天上午,很荣幸聆听了学习共同体研究院谈杨院长的演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点是,谈院长说“交流和表达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支架”。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下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到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很多人会认为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就拥有了智慧;学生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就拥有了智慧;学习中善于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就拥有了智慧,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 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应规范自身语言,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尤其是在准确性方面,一要正确;二要科学;三要简练。所谓正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叙述得当,推理符合逻辑;所谓科学,是指语言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日常的生活实际;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要言简意赅。此外,数学教师还应当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与连贯性。作为数学教师,备课时,要非常注重组织自己的数学语言,力求严密、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在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提问,用所提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二、教师应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说话心态。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是教师没有面向全体,急于让学生说出预设的答案,只注意少数几个“优等生”,使多数学生成为陪客。长此以往,多数人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2、是学生个性差异,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意见。3、是课堂教学氛围的不和谐,当一些学生说错了话时,有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使学生没有勇气说话。 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师观、教材观、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动态性、生成性,师生共同来构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和思维水平,确定教学起点,展开互动对话交流的过程,善于倾听、捕捉、获取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不断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说话心态,让他们学会倾听,敢于表达,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说,尽量给全体学生说的机会。

以上是我对于近日所学的一点反思,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基于学生学习共同体培育语文生态课堂文化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
    火车头123阅读 2,060评论 0 8
  • 数学教学随笔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揭示的规...
    陕县2877兰正春阅读 850评论 0 1
  • 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与对策 课堂是学校的心脏,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而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
    李元昌阅读 2,420评论 0 8
  • 事件一、今天加入源之创化。 感受输出:对不起,飞飞,请原谅我这些年以来,因为自己被很多杂念困扰,因为自己的封闭,很...
    飞飞的天使精灵阅读 216评论 0 0
  • 成长是一种让人防不胜防的东西
    名字什么的最烦了阅读 1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