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两天我参加我们公司线上的一个会议,里面有很多的前辈早已经财富自由了。
在会后会分享的时候,我们都不禁感慨起来,我们年龄小,觉得还有很多机会去奋斗。
对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说起来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跟这些成功的人年龄相差不大,由于不同的选择,导致后半生的结局完全不一样。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意,生活不幸福,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一步步高升,自己却止步不前,随即而来的,更多的焦虑和恐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人和人会慢慢拉开距离呢?
一、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
人人都想成功,但是成功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工作之后我因为经常要社交,便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当然我并没有戴有色眼镜看待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是看得多了,就发现成功的人具备了很多的特质。
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一个月呢?一年?五年?十年呢?......
估计很多人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吧,我也不例外,我最胖的时候达到了128,每次都下定决心要减肥,计划怎么吃,怎么运动,可是遇到美食后早已抛之脑后。
直到我胖的没衣服穿,脖子后面长了富贵包,脸蛋大了一圈,别人总说我现在比以前丑了,我才下定决心控制饮食,以清淡为主,去练瑜伽,管理身材,才慢慢有了点改变。
而我观察身边成功的人,他们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好多年的好习惯。
我去年有幸在樊登读书上认识了张萌萌姐,我后来读了她的书,也关注了她的互联网账号。
我最佩服她的就是她能坚持早起20多年,5点到8点是她修炼硬本领的关键时刻,也在这个时间段她出了很多本书,成就了现在的她。
或许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静不下心来,大部分的人看到的都是短期利益,没有考虑长期的利益。
我们知道有四个象限,就是我们要做的事都分为重要紧急的事、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反而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坚持去做的。
比如读书和写作,这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我不相信速成,好事来的快,走的也快。
二、敢于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
我有一个朋友,以前我们关系非常的好,后来她很少联系我了,她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四年大学生涯,我每次约她,她都忙的没时间见我,有一次好不容易约出来了,还没吃一顿饭就急着要回去学习。
大学四年我们只见过一次,她几乎拒绝了所有社交。
我很苦恼,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平时即使给我打电话,也都是抱怨一大顿,我抓耳挠腮的听完,然后一整天的好心情全没了。
就这样大学毕业了,可以说她比她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努力,毕业那天给我拍的照片,我一看,发现她复习的司法考试看过的书摞起来比她都要高。
然后她没有考上,连C证都没有拿下,反而很一般的同学很轻松的考过了。
她很伤心,我便安慰她,给她一些学习的建议,可以向优秀的同学学习探讨,也许会灵活运用的更好,多出去走走,长长见识,反而对考司法更有用。
朋友不以为然,觉得我每次都在教育她,否定了她的努力,后来她不愿意和我聊天了,去找跟她一样的朋友了,她觉得那些朋友没人说她,她很舒服。
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是两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我喜欢向优秀的人学习,弥补自己的短板,让自己进步的更快点,所以别人对我提建议,我反而会很感激这个人。
只有当做真正的朋友,才会给出建议,没有人想随随便便得罪人,对于这件事,虽说她已经不会主动联系我了,但我并不后悔对她的付出。
三、执行力超强,不拖延
你们有见过拖延症的人吗?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些拖延症,但也有见过比我厉害的,让我想起来一句话:计划很丰满,执行很骨感。
721原理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长期的拖延就是逃避问题和懒惰。
越是懒惰,越是消极,慢慢的就会产生负罪感和自我否定。
而那些“异类”人群却在大量的行动,知行合一。
看到此处你重新认识自己了吗?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每一天的努力都能扎扎实实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