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中的融合: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骚气的样子

在隔离中融合

我们从一道透施万里的长城中,不仅看到了隔离,也看到了

不同文明之间的生存之道。

中国特殊的地理结构和气候特点,使得自古以来,形成了南

北不同的发展格局。在长城两边,温暖的南方以农业为主,而算

冷的北方则以奋牧业为主。南方具有相对发达的农业文明,而北

方则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农业文明需要稳定,所以厌恶战争。

而北方在马背上的民族烧勇善战,游牧生活的流动性很强,畜牧

业生产又具有单一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造成对南方农业的依

赖,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常常南下,有时并非出于扩

张的需要,倒是出于生活的需要。

中国自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以来,南方居民常常受到北方民族

的威胁,秦有验犹,汉有匈奴,唐有突厥、回丝,宋有契丹、女

真、蒙古等等,这些北方民族都曾屡屡南下,南北双方爆发了激

烈的冲突。在这种对抗中,南方的军队往往占劣势。北方游牧民

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组织性和机动性强,骑兵行程一日千

里,威胁着南方的生存。长城虽然不是万无一失的保护手段,但

毕竟提供了一个具有一定功效的护卫屏障。

一道高墙将两种不同的文化实体隔离开来,限制了交流的自

由,古代中国人出关、人关的艰难,令人叹息。长城的隔离,确

实使南北文化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这样的人为阻隔,又给各自的文化发展保留了一定的生

间,将两种不同文明的冲突降到了最低点。长城的修筑,削弱了

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区的威胁,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先

进的生产方式。同时,也逼迫北方民族改变自己掠夺性的方式,

发展自己的文明,为双方之间的文化交融奠定了基础。

没有长城,中国的历史将会重写,中国南北民族融合的进程

也会大受影响。孙中山说:“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

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

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我们不能不佩服孙中

山综观历史的伟大战略眼光。

中国历史上,曾形成过所谓长城经济带,尤其在长城的数十

个关口中,形成了南北双方“往来长城下”的格局。虽然交流双

方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长城作为一种新的地理因素,重新规定

了人们行为的位置,进而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在很长时间里,长城两边的农、牧两大经济体互相依存,长城之内的农业经济需

要长城之外的畜牧业和药业的补充,而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对农

业经济的依存则更深,长城成了农、牧经济的汇聚线。长城的存

在造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9.6.27 周四 天气晴 坚持分享第103天,坚持运动第46天 今天被两宋离婚、范冰冰分手事件刷爆...
    岚清H阅读 270评论 0 1
  • 知之乎——你知道吗? 关键词:冷启动 种子用户 开放期 内容水化   前段时间在星球圈里大家对于“社区的未来...
    mo_zwr阅读 438评论 0 0
  • ​ 一个人辛辛苦生了个孩子,孩子小的时候,花销一家还可以cover, 不幸的是,所生的孩子是花钱如流水的品性......
    橙子蛋白阅读 177评论 0 0
  • 查询产品的版本迭代历程途径 IOS版本迭代记录: 1、ASO100(http://aso100.com/) 2、A...
    Biubiu_前进的小蜗牛阅读 1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