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劳伦·奥利弗的《忽然七日》会在想一个问题,说出来还挺搞笑,“在这个世上所有我以为的真的是我以为吗?”
翻豆瓣评价,不少人都在吐槽这本书的翻译,吐槽这本书是青少年读物。在第二章结束之前,我也和大家想的一样,剧情不过是美国高中女生的日常,bitch and freak,等级分明,肆无忌惮。2月12日丘比特日,车祸突然身亡。女主角连续七天回到丘比特日当天,选择不一样的可能性去生活,最后发现真谛。
坦白说,就冲着它反反复复穿越,女主角尝试一次次改变临死之前的人生的设定,足以让人翻一个冲天的白眼。
猝不及防地死别,不会是一辈子的痛,但会是一辈子的遗憾。在分别之后,我们似乎不经意间拥有了很多别人格外艳羡的人和事,但我们并不在乎。因为在那之后我过得很好,可是你都看不见了。
人类擅长给孤独按等级排列。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看电影。他们都漏了一条孤独的最高级,一个人死后孤独地躺在墓碑之下。
“也许你经得起等待,也许对你来说,还有一个明天,或者有一千个明天,甚至三千个,一万个,有这么多时间供你驱遣,它们好像你手上玩着的硬币,有那么多时间供你浪费。但是,对于我们中的某些人来说,只有今天。而且,事实是,你永远不会真的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这类人。”
和女主人公不一样,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在时间的漩涡里往复。不是没有那么多机会,是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要学会接受,接受一切。接受他们的离开,我们甚至做好准备,接受下一秒自己也许会死去。
但你知道的,越能接受的事情,越不会发生。这个可怕的世界只会供应你永远没有学会接受的事实。供不应求。
所以我又学会了反抗。反抗一切由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压迫与试图改变。不可抗力因素来源于我内心的古怪脾气和种种自视甚高的幼稚。
就像《青春时代》里的那句台词:“我以为一直只有我在忍让,以为只有自己觉得不方便,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在看人脸色。因为觉得说了也没有,怕说了会招人讨厌,认定对方会嘲笑自己。这么想来,我一直都觉得别人和我不一样,没我有教养,比我残暴,对一切漠不关心。是我太傲慢,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一样的人,像我一样会感到不安,会犹豫不决,像我一样善良。”
反抗我自己的傲慢,接受来自世界的善意。当然,世界往往是不善的,但我相信每一个此时此刻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不一样的可能性。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决定了未来走上的路。
人有七情,也有七难。“七”在佛教中意味着小圆满
西方也有七德行与七宗罪。
《忽然七日》里,女主角用七天,从清晨开始,一点点发现这些可能性。而我们不要等到死后。现在开始吧。
在这个世上,所有我以为的真的就是我以为吗?
不是啊。
“在电影里,你总会看出人们是否真心在一起,因为会响起背景音乐。”
而我们没有,故何必决然判断。
《忽然七日》结束。真是一个平庸且别开生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