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好玩的信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方法#超级个体#人物#古典#职业定位「8/14」

「见」


今天继续学习得到的《超级个体》,今天的这节课叫“未来职业世界,只有三种人”。

真的好像一锤定音的知道我属于哪一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专栏前面说到现在的职场存在一个问题:

“行业-企业-职业”这个模型已经失效,行业不断的被跨界,职业不断的变化升级,所以我们在职场中间就经常会觉得慌—— 一会觉得自己的职业什么都能干,一会又觉得谁都能威胁你。

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物理学家塞萨尔在他写的书《增长的本质》中提出一个观点:

今天的社会和原始社会的不同,本质上来说是物质排列的方式的不同。

又给出来很多例子:

橡胶、钢铁、皮革这些东西从原始社会一直就有,但是现代人懂得更好的排列组合,把它变成一辆汽车。
一本书写得好不好,本质的区别,是这些字母的排列方式。一个更好的排列方式,其实就是信息。
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和商业的进步就是一个信息量增加的过程。
一个人最习惯的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就决定了你自己的职业路径和职业类型。

文中给出,未来的职业世界只有三种人,因为看到信息的第一反应不同,具体如下:

媒体人:看到信息,下意识地往外传播,核心是扩散;
产品人:下意识地去寻求更深更多的信息,核心是生产信息;
运营人:下意识地去链接这两者,形成一个平台,核心是链接。

「感」


媒体人,很多销售者应该都属于这类人,但也有比较产品人的销售者。

媒体人喜欢传播的乐趣,产品人呢,属于手艺人,爱专研,在桌子旁边能做牢固。

运营人,没有传播欲望,也没专研精神,但是他有链接各方资源的潜质。

我想应该没有单一的人种,应该都是至少2种的情况。

比如,卖东西时,我们一般需要媒体人的发挥。学习时,我们需要产品人的耐得住寂寞。做领导带团队时,就需要有运营思维,协调各方资源,激发八方团队。

「思」


媒体人、产品人、运营人看似可以简单的划分,却不是那么好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没有最好的类别,只有适合自己的优势定位。不过,即使选错了,也没什么事,没有成果,最起码也有后果。

比如,一个专研者爱上了媒体人角色。经过几年的打磨,或许他也成不了媒体人,但是他应该也在媒体人的路上熟悉了一下。比那些纯产品人应该会很多。

应该没有一层不变的职业定位,因为变是趋势。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我应该培养自己媒体人的能力,然而受个人爱好而言,我更喜欢生产出信息的体验。这个应该没有对错,适合现阶段自己的应该就是最好的。

「行」


随着人的不断成长,或许自己的优势也会进行潜移默化的转变,现阶段的你或许是媒体人占主导,过个3-5年,没准你的产品人又站了出来。我们有时候要做的就是顺应趋势,找回本心。

不羡慕他人,用心去打磨自己。

不盲从他人,用心去探究趋势。

在文案传播时,要向媒体人学习。在产品细则探究时,要培养自己产品人的底蕴,能深入进去。

随着工作的推进,团队的壮大。自己的运营思维也要进行打磨,否则自己如何才能协调链接八方英雄和各路资源。

近期加入一个写作系统特训营,附赠的有一个日更1000天挑战赛,有兴趣的可以扫码一起践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