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入历史的长河,终于洄游到诗之源,《诗经》中“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便有那黄鹂传递着春的信息,“昔我往来,杨柳依依”浸透了多少别恨与离愁。从此,春的柔情便执著地驻扎在诗人的心坎上。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的活泼;李白“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仲春的美态;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暮春的凄凉……春,千姿百态,温暖怡人。
春,各有特色。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希望的春;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惆怅的春;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哀怨的春;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狂喜的春;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欢愉的春;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惜别的春;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是离愁的春;杜甫“江山如有诗,花柳自无私”是无私的春;王勃“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是滋润的春;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感恩的春;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相思的春;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兴旺的春……
一、春的希望 梅花:唐太宗:“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守岁》描写出冬春交替,余雪化尽,梅花吐蕊;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梅花》赞美梅花的高标逸韵;舒亶“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虞美人》渴望着友人给自己寄来一束江南报春的梅花,也预示着温暖的春天不久也会来到北方。 春风:“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腊雪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孟宾于《雪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诗句描绘出和煦春风吹过,春意萦绕在眼前,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 春雨:杜甫在《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赞美春雨,把雨拟人化,说它“好雨”、“知时节”,因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它默默无闻的滋润着万物。后来,人们常用春雨比喻潜移默化的善化他人或感化的力量。
二、春的生机 春草:“春”就是繁荣昌盛之意,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描绘出春天绿草悄然萌发,充满生机。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春雨中,绵绵芳草,寸接天涯,远看青翠,近处却无,令人遐想无穷。 杨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初春的杨柳翠绿晶莹,象是碧玉妆饰而成,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可知道这细嫩精巧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而杨柳这一随处可生的木本植物,在广袤大地上无处不在昭示着春天的来临。而这“剪刀”还要裁制出各种绚丽缤纷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新妆。 鸟语花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描绘出鸟鸣婉转的春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描绘百花争妍的美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描绘一湾春水初生时的风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描绘春暖人间,鸭子戏水,春意灵动。 春和景明: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出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景色和儿童们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二月天气,草长莺飞,柳枝轻拂堤岸,郊野雾气袅袅,儿童在青绿山水中奔跑,风筝在蓝天上飘摇。他们的欢声笑语,充满朝气。春天把生机和欢乐带到了人间。
三、春的境界 世外桃源: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记叙桃源人们天性真淳,超然物外、超然世外的宁静和怡然。表现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古朴典雅的人文意识及清新雅致的自然风韵色彩幽然而出。 探求永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优美而邈远的意境。
春晖无边,温暖人心,不再是纯粹的欢欣,不再是奔放的浪漫,开始被诗人注入了幽幽的感伤和细腻的思考,反映深远的时空意识。宇宙浩瀚,亘古不变,春反复撞击文人才士的心灵。春在不同诗人的眼中都有了不一样的情韵,失意文人望春而感怀;闺阁女子赏春而自怜;异乡游子走春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