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件事,都取决于自己的节奏,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也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
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了给别人看的吗?为了比别人优秀,让别人羡慕夸赞吗?谁来定义优秀和成功?
大部分人对不同年龄段的成功和优秀是这样的定义:
20岁名校身份,别人夸赞羡慕,20岁没考上好大学,好像活着都没有意义。
30岁重新读书,有人认为屁用没有;30岁有一份好工作,家人皆大欢喜;30多岁不结婚,七大姑八大姨都替你着急。
40岁老婆孩子热炕头,有房有车啥不愁就是人生赢家;40岁没到领导岗位,没有创业,没有存款,没有房子,就会被贴上loser的标签,好像下半生都没希望了。
50岁位高权重,孩子争气,儿孙绕膝,能颐养天年;50岁事业停滞,人到黄昏,子女普通,落寞收场。
那对60岁、70岁、80岁优秀的定义是什么?
我好信儿去网上了搜了一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世俗对50岁之后的人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成功和优秀。
哎?按照上面来推,这个年纪的优秀,不应该是耳不聋眼不花、没有疾病、生活自理吗?
紧接着,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50岁前的人生为别人而活,50岁后的人生为自己而活。”
敢情儿人生从20岁到50岁比来比去,都是为了成为别人口中的自己?人生后半场才开始找真正的自己。
人生一共有几个30年啊?所谓的优秀不优秀、成功不成功又是谁来定义?是你自己?还是除你以外的所有人?
我说这些,不是说我们可以为逃避、啥也不干、懒惰找理由。而是,你想怎么活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自己对自己满意,当你老了以后回想起来,能说自己过的每一分钟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是自己真正的选择;而不是一直为了追逐别人口中的优秀、“应该”、“别人家的孩子”驱赶自己,更不要让外界的种种声音,压碎真正的你。
很多人的成长都是靠别人的表扬、评价堆大的,我也不例外。当有一天,这些像小山一样的评价瞬间坍塌,没有人再评判你,站在峰顶的你,又将靠什么作为前行的动力?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用焦虑,也不要贩卖焦虑,没有人能定义你,除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