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之十三
朱文津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公冶长篇》第十三章,先恭诵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夫子讲的知识学问,是可以听到的;夫子讲的性与天道,是难得听到的。”
所依一:宋代大儒程颢(hào)、程頣(yí)认为:“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这是圣门高徒子贡,赞叹夫子讲的性与天道太美了,再没有比这个更高深微妙的道理了。
所依二:孔门弟子三千,贤者72人,但真正能够对夫子之道有如此体会而慨叹的,也只有数人而已。《论语》中,除了颜回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数子贡了。
在子贡看来,夫子之道至高无上、美妙绝伦、无与伦比。比作宫墙,墙高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就看不到里面美妙的风光,但真正得其门者或寡也,所以说“不可得而闻也”。而且高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又如日月,没法超越,无得而逾焉。所以,子贡的这个慨叹,既彰显了老师的高度,也反映出了自身的高度。
一个弟子,跟随老师学习,能够从中听到文章的内涵,已经非常难得,再进一步穷理尽性,能够听到性与天道的内涵,那简直难以想象,除了个人的资质条件,还需要一个锲而不舍、不计其数的闻思修的累积,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经历多少岁月,才得来这样一份慨叹。而绝大多数人,即使穷年累月,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艾艾,终其一生努力,都无法触及性与天道。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也只有72人,登堂入室的就更少了,贤如仲由,是夫子最亲密的上首弟子,也只是登堂,未入于室也。子贡,登堂入室,才有此慨叹。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看作是子贡,作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的代表,学有所成的一个总结报告,是一个极其高端的水平,我们千万不要轻看。3分10秒
本章,子贡提出学问道德有二个层次:一是文章,二是性与天道,对学者来讲,前者是基础,后者才是最究竟、至高无上的学问。
1.什么是文章?您有体会吗?
文章,并不是单指文字,而是透过文字要传递和表达的内涵。
所依:朱子《四书集注》曰:“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文章的内涵,是德,修道有得,包括仁、智、勇三方面。但德藏乎内,一个人如果静止不动,他有没有仁德、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勇气,不太好分辨;所以必须靠近他,听他讲话,看他待人接物,看他遇到事情的抉择,透过这些外显的威仪文辞,别人才能感受到他有德没德。
喻:譬如“有德者必有言”,一个人有了德行,自然就会说出饱含深情、富有哲理、启迪思惟、令人向善的话语。反之,如果德行不够,就只能抄别人的,虽然嘴上说得漂亮,但心里没有,那是别人的东西。
性与天道,则是人与自然的本源和本来如此的法则。
所依一:“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性,人性,即是人先天所禀受的天理,人生下来就带有的与天地共同的特性。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天有四时变化,共同的特性皆是无常,但这无常之中却有一个常恒不变的道理——天理。天理的本体是天道,天理用来说明天道,天道无形无相,不可捉摸;但产生作用的时候却有形相可得,天道、天理是一个东西,一个是体,一个是相。性与天道是最究竟圆满之道,古圣先贤最终要证悟的就是这个至圣之道,“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古人对性与天道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所以,当子贡真的体悟到性与天道时,情不自禁拍手称快,叹美之言脱口而出。
所依二:《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第一句“天命之谓性”,是说一个人本来的秉性,凡夫与圣人无二无别。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有良知良能。
第二句“率性之谓道”,却是圣人的境界,率性而为皆合道,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凡夫习气深重,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过。同样的天命、本性,为什么凡夫与圣人会有天地、明暗的悬殊?根本原因就是明珠蒙尘,受到了烦恼的污染。那如何去掉烦恼染污,恢复光明本性?
就落在第三句“修道之谓教”,这必须通过修道,通过圣贤教育来完成。而这个道的特点,道不远人,人道不能分离,“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7分10秒
2.文章与性天是怎样的关系?
《论语·雍也篇》:“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每一个人皆从门户进出,门户就是道,做人怎么可以不遵循道呢?从哪里开始呢?从学文章典籍开始。
首先,要找到具德老师。
如果不依师承,靠自己瞎摸,一定会曲解文义,塞自悟门,把自己觉悟的门关闭了。
喻:譬如《三字经》一开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看起来简单直白,不难理解,其实内涵很深,光一个“性”字讲深讲透就很难,若无师教,即使天资再聪明的人,也只能望其项背、可望而不可及。
其次,看学人是否具器。照理说因为不懂,才要学,所以一定要听老师的。而且老师所教一定是我们经验以外的东西,所以老师辛辛苦苦教了,我们不认识很正常。但往往老师一教,我们习性暴露,“唉呀!这么难学……”一有畏难情绪,一怕麻烦,就不肯好好地学下去。怎么办?只有一条路——迎难而上!难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我们不想学、不善学的习气,所以千万不能随顺自己、配自己的胃口,而是要象孝子一样去揣摩老师的心意,尽心尽力去做,勇于改变自己才是真正学习的心态。8分55秒
3.作为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老师,您对“文章可得而闻也”的四步有何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一个学人来讲,真正要跨越的,是透过语言文字,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体会到老师所传的道业,这才是“文章可得而闻也”。
分四步:第一步,记文。对老师所讲完整领纳,听清楚,听明白,没有缺失,如果老师讲了10句话,只听到一、二句,那第一步就没做好。这一步很不容易,若不完整,容易盲人摸象,执著其一以为全部。
第二步,解义。要了解文字背后的义理,前后、左右、上下融汇贯通,这才学活。否则死在言下,哪怕文字倒背如流,一字不错,还是个书呆子,无法学以致用。
第三步,内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老师所传的道业真正领纳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因为文以载道,老师透过言语行为传道,你收到了,才不负师恩。到这一步,认识改变,导致言行改变,生命转弯,好处呈现。可惜很多人一生在门外空转,还拿道理去要求别人,以法绳人,完全用错了方向。
第四步,实践。把所学在身心上验证、展现,这才是真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一个弟子来讲,真正重要的,是对老师日常的言语行为、待人接物所传递出来的功德,要如理思惟,胜解作意,修信念恩,这是一项最最重要的功课。否则连谁对你好,谁对你不好,都分辨不清的话,那真是无可救药。听老人说:“不识字,有饭吃;不识货,没饭吃。”识货,就是要能够识别出谁才是真正对我好。
言语科的特点,通过理智的辨别,很善巧地把以我为主的想法破除。子贡利口善辩,对言语的运用把握,高超到了极点。
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齐国田常欲作乱于齐,就想先出兵伐鲁。鲁国有难,夫子派子贡出使。子贡仅凭一张嘴,说服了齐、吴、越、晋四国,使天下的局势发生了改变。“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仁为主导,言语只是工具,通情达理,设身处地,代人着想,方可说服别人。子贡就掌握了这个本领,面对不同的国家,了解对方的不同希求,顺着他们的想法进行疏导,从而巧妙地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所以子贡“亿则屡中”,做生意能赚钱,你有求,我来应。如果不会说话,就会生搬硬套,或者硬来,跟对方的思想链接不起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在一个频道上。12分44秒
思考题4:文津老师盲人摸象的揣摩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喻:这个真不容易。小时候我在大人眼里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很会读书。但学知识易,学做人难,走上工作岗位,人情世故不懂,不会说话。有一次看到同事喊一个人,喊他的绰号,对方马上回应,我以为这样很亲切,也跟着喊绰号,结果对方大发雷霆,大骂一通。我当时还觉得委屈,为什么一样喊,反应截然不同。后来才知道,绰号仅限熟人、领导、长辈,我一个后生,彼此又不熟,跟着称呼,就显得唐突,所以惹来大骂,完全是自取其辱,不怪别人。
接触了传统文化,开始学习经典,而且融入了师友的环境,耳濡目染,渐渐地开窍了,才体会到“功夫在诗外”,内心有了道德,说出来就是语言,写出来就是文字,乃至举手投足都是。
人与人的交流,其实很简单,就是怀着纯粹的动机,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而已。所以家人之间要常常表达爱意,感恩戴德的话要多说,不要闷在肚子里。而且不要怕说不好,因为最初一定辞不达意,心里这样想,讲出来却变味了,所以要多说多练,才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小时候,语文老师让摘抄名言佳句,然后用到作文里。譬如,“六月的天,孩儿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瓢泼大雨就下来了。”当时觉得很美,现在才知这就是事实,观察发现,心有所感,写下来就是,关键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修养有多高,文字就有多美;思惟越深,就越有哲理。
从事文字工作,以前是生搬硬套,所以写到后面越来越怕,但工作需要又不能不写,所以苦得很。文章靠思路,但肚子里没东西,只能硬挤,有时实在挤不出来,脑子死机了。学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现象是“思而不学则殆”。没米下锅怎能做出饭来,磨盘里没料,没有放豆子,再怎么转,又怎能转出豆浆。所以要学经典,学最好的东西,感悟有了,自然下笔如有神。
通过学习经典,汲取圣贤智慧,看问题就能站在一个比较宽广、长远的角度,能够对人生作一些深入的观察思考,也有了真切的领悟和感受,分享出来的词句,觉得很美好,不象是自己写的。这才体悟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智慧如海,天地美好,个人只是撷取一朵浪花,收获一帘美景,本来就不是我创造的,只是偶尔发现而已。内心的世界奥妙无穷,未知的领域无量无边。所以越学,越觉得自己的卑微和渺小,越觉得圣人的尊贵和伟大。
以上,都只是我盲人摸象的揣摩,而先贤子贡追随圣人左右,得到直接传授、耳提面命,得闻文章、性与天道,这个境界我们无法想象。因为,子贡得到圣人直传的这个因缘实在是太殊胜了,百千万劫难遭遇。
所以以上分享,只是拿自己作为陪衬,来彰显出孔门师弟、圣贤的高超、尊贵和伟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对圣贤的胜解作意。17分21秒
思考题5:圣人的报告又是怎样的呢?
圣贤教育包括师弟双方,前面我们重点讨论了子贡的报告,认为圣人依照着次第教学,先讲了文章,后面才讲了性与天道。那么从老师这一方,圣人的报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也探讨一下。
首先,从圣人修证来讲,无论他讲什么,都是他修证的境界。他是圣人,讲出来就是圣言量;他是贤人,就是贤人的证悟。虽然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弟子,教授不同内涵,看起来有所侧重,“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但都是圣言量,都是圣人境界的认知;而圣人境界的认知,除了有道德文章,也必然有性与天道的内涵。而且对程度不同的学生,也只是深刻辨析与通俗易懂的不同,内涵还是一个。“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夫子自言:弟子们,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不讲吗,没有啊,我是和盘托出,全部都讲出来了。所以即使圣人对中人以下所讲,中人以上听了照样受益,只不过,根性钝的听不出深意,而根性利的一听就能明白。
其次,从道的内涵来讲,文章与性天,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所依:蕅益大师说:“言‘性’言‘天’,便成文章;因指见月,便悟性天。子贡此言,只得一半。”文章是用来说明性天,离开了性天,就没有文章。说明书,就是为了说明一个产品,离开了产品,说明书无由生起。而性天则必须透过文章来开显,因为性天是一个实证、不可言说的状态,对初学者来讲,完全接触不到,所以要渐次引导,而文章就是最初的入口,性天就是最后的目的地。禅宗祖师比喻“以指见月”,天上有月亮,但学生不知道在哪,老师用手指给学生看,顺着老师指的方向,学生就能看到月亮。而现在子贡把文章、性与天道看成是两件事,那说明他体会到的性与天道,还不是最究竟圆满的内涵,所以蕅益大师说他“只得一半”,只能从文章看性天,而不能从性天看文章。如果有人“执指为月”,以为手指就是月亮,那是错到离谱,再怎么学也学不到性天的内涵。
小结:所以,老师一样的讲说,但座下的弟子则随各自根性,领悟深浅不同。子贡作为圣门高徒,登堂入室的弟子,尚且不能尽解圣人之意,故夫子独赞颜回好学。天虽普降甘露,然大树、小草所得却各各不同。深慧者,得深,浅慧者,得浅,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弟子自身的问题。或者说,这也不是问题,而是个人的因缘,所以“圣门教不躐等”,依照次第修学,人人可以走得上去。
总:经典的内涵,深广无比,若有明师指引,则可从文章下手,学至性与天道,下学而上达。因为圣门学有次第,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年龄,都可以入道。
下手处:一个人从小学到老,在不同的年龄段能学到不同的东西,
果:而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领悟由浅入深,最终一定能够彻底了解,大彻大悟。21分35秒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思考题1.什么是文章?您有体会吗?
思考题2.文章与性天是怎样的关系?
思考题3.作为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老师,您对“文章可得而闻也”的四步有何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