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果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偶然遇见的命题,令人震撼且难免不引发更多思考。
01 人生的容量
在今天之前,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确切地说,是在翻到这张卡片之前,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张卡片是“小能熊知识内化训练营”杨洋老师分享的“灵感孵化器”牌组中的一张。
随便刷着Anki,然后我就突然遇见了它。
人生是有容量的?我从未这样思考过人生。
我知道生命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从未觉得人生是个容器,人生居然有容积?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的容积已经用了多少?我在里面装的都是什么?我的头脑顿时被疑问装满。
仔细察看卡片里的内容,我数学不好,不太理解前面几句转换的算法,但是我能够明白最后一句的结论:人生的全部=185G。
185G有多大?我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当时为了用的长久,所以买了128G的。那么185G呢?不过比我的手机多了57G。
手机的储存量,感觉什么都没太装,已经用没了70G,而且这70G中,有大部分都可能是临时用的截图、照糊了的照片、偶尔才会用到的APP……手机都是如此,我的大脑呢?我的人生呢?里面有多少东西是没用的?
02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这个引起我好奇的185G是从哪来的呢?
拿出百度搜了又搜,网上的资料寻了又寻,原来,这个算法来自[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心流”(Flow)这一概念,并且在建立积极心理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快速了解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和他的“心流”,我们可以通过一个TED演讲来搞定:
03 心流
我想你可能跟我一样听过《心流(Flow)》这本书,但可能不太具体的知道什么是心流,也更加不知道这个算法。
人生的容量是依据我们的注意力容量作为起点的,具体算法可能是借鉴了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注意力的理论容量只有每秒 126 比特,即,一个人同一刻只能处理 7 个单位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换的最小间隔是 1/18 秒。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世 70年,按每天清醒状态 16 小时算,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 185G。
那么这与“心流体验”有什么关系呢?
我在这里也没有答案给你,不过我们也许可以到《心流》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
但是面对人生只有185G容量的这个算法时,小能熊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的提示:要有一点精神洁癖。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装进人生,而是要有选择的装载人生。
04 继续探索
一张卡片→一个奇特的算法→一个算法的提出者→一个“心流”概念→一个积极心理学家→三本具有延续性的著作+本身对积极心理学抱有的兴趣=决定想要深入学习它们
思维有时候就是这么偶然、这么有趣,某一个事件,可能是打开某一扇门的钥匙。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此段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帮助人们探索如何生活的更好。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与你一同去阅读和学习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三本著作(依照出版顺序排列):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如果你也同样热爱生活,想知道什么是“心流”,欢迎接下来持续关注本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学习和分享幸福的密码。
185G的人生我们该如何装载?
这个算法与“心流”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把这些问题暂且保留,待到未来的某一天,详细解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