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嚷着让女性独立的鸡汤 喝时小心

“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烟火”。

01

多年不见的老同事琳达辗转加了我的微信,第一句话就问:“过得好不好?”

你知道的,这样的问话背后,问话人大抵过得不咋如意。

十年前,琳达从音乐学院意气风发地毕业,几经努力,数度波折,最终也未能进入专业艺术团体。

找不到铁饭碗的她,现实地不愿北漂寻梦。她年纪轻,看的却比谁都明白,“唱的好的人多去了。出名,要么靠命,要么靠背景和资源。像我这样出身工薪家庭的孩子,还是别折腾了。”

一晃七年,有气质的琳达被数不清的男子喜欢,她挑来挑去,转眼到了30岁。

工作不好也不坏,气质佳,长相中等偏上,年龄略显尴尬的她,有点历经沧桑的味道。

转来转去,她一狠心下手抓住了老实巴交的白领宅男做老公。

结婚的第一年,夫妻俩吃过晚饭,琳达常常会弹弹钢琴,老公在一旁的陪伴,让她感觉岁月静好;结婚第二年,可爱的宝宝来了,32岁做母亲的琳达,高兴的手舞足蹈。

她说:“我第一次感觉与这个世界的未来有了联系。”

02

“与世界的未来有了联系”——这可不是简单事。

月嫂的薪资是一万多,琳达和老公的月薪也不过尔尔。出了月子,经济紧张的小夫妻赶紧辞退了月嫂,换上了不用付薪的婆婆和妈妈。没出半年,两个老人的矛盾逐渐升级,搞得一家子每日“谍战重重”。

琳达在电话里说:“这些年看过的那些让女性保持独立的文章,想一想都是屁啊!”

她语气怨中含嗲:“千万别被洗脑了!”

她说:让孩子自己刷牙、穿衣、穿鞋,这得是三四岁以后的事吧?孩子生下来干不来这些吧,那家长不盯着,谁盯着?

她说:让孩子自己学习、自己复习。好吧,我们独立女性是敢于让孩子独立的,但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总得有人负责接送吧?

她说:鸡汤文写要培养老公为家付出。好吧,老公下班去接孩子了,太太在家坐着保持精致,等父子俩回家,再让老公去菜场买菜,然后赶回做饭?哎呦,那估计我们家晚上八点都吃不上饭!

她说,那些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可俺们群众缺的就是钱啊!

她说:那些让女人在婚姻里一直保持美丽、保持精致的鸡汤主,他们确定了解人间?

……

03

琳达的诘问和苦恼,无一不是现实的写照。

她说,鸡汤文鼓励女性自强自立,动辄文里就写一个人几经努力,阳光总在风雨后,最终年薪百万……这是小说,不是现实啊。

她说,我一直在努力啊,新的一年,年薪二十万,虽然不多,也绝对比下有余了吧,总不能人人最终都是亿万富翁吧?

她说:高薪伴随高压,这是职场人都知道的因果定律。我白天上班快累趴,回家还有一堆家务事,即使雇家政分担了负担,也总还是有一大家子的人情世故需要你打点呀。

……

搞艺术的人都爱自由,曾经的琳达自也不例外。

可婚姻就像是小铁笼,哐地一声,把她扣在了里面。

04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女性大规模登上职业舞台,并在职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限于生理因素、社会习俗等,职业女性有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生育”。并且,在普遍的社会文化中,照顾孩子更多地被认为是女性应尽的职责。

是的,应了那句:做女人难。

05

我把琳达发过来的那些标榜女性在婚姻中要学会独立的鸡汤文,挨个溜了一边。其中,要么是让女人懂得拿钱买时间(得有这闲钱啊),要么是督促老公变身“家庭煮夫”(赶上情商低点的女人,夫妻感情有得考验呀),要么是督促女人应始终保持美好的一面,利用闲暇时间变美变美再变美(值得鼓励)……

揭开感情的帷幕,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分工协作。这无关经济条件,无关家庭背景,有关于两个人如何协商与取舍。

经济来源与支出、孩子的养育与教育、繁琐家务、人情家事……一应总归是要有个分工。最简单的比方是:清早我来煎蛋,你刷碟。

婚姻谈不上谁依附谁。

倘若一旦形成了依附关系,那只能说明弱势方在放手与得益中,选择了以依附换取婚姻既得利益,恰巧对方认可这种依附,并愿为此埋单。

若是如此,就别扯独立的话题,好吧。

婚姻中的幸福,在于双方是否建立了彼此都想要、都需要的生活。如果建立成功,符合双方对婚姻生活的预期,且能将之维护成长期关系,那么双方关系即为平衡。

如此,站在婚姻的角度,有很多吐槽和抱怨,往往与女性有没有独立意识根本没关系。

有些锅,“女性独立意识”背不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