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荔枝fm的粗浅看法
需求本身:
接触荔枝应该说超过1年多了,一直非常喜欢广播带来的舒适感,在解放了人们疲惫的双眼同时给人们带来愉悦与宁静。
关联用户:
在这期间虽然我个人订阅主播只有数个,但是其中两个主播每一期我都会听,尤其是拥有纯正北京腔的卡叔的疯言疯语是最爱。有时候就是这样,很机缘巧合的因为某个主播节目喜欢上了荔枝,一旦有共鸣就希望有关联,希望电波对面能回答你。有跟我一样感觉的评论也经常会出现在评论区、社区里,看来并非偶然。
视觉体验:
荔枝fm在我看来真的很像一个即温文尔雅、温暖内敛但内心狂热的文青。
往前几个版本可能会很有个性,独特,甚至让人有点费解,到现在越来越体贴,功能越完善,体验也越好啦,播放按钮旁边的点赞功能真的是神来之笔,一如既往的大胆设计。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荔枝的logo,立体几何层级、光线的投影真的非常耐看。但有点可惜的是进到APP内部后这个logo不见踪影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保持米黄的复古色的基调原因,但是其实我相信设计师的能力能把logo和谐的融合进入到APP,比如下拉加载页的背景等。
另外个人觉得分类列表过长,图片上+文字渲染加强了场景感,但是一直是下拉的形式我觉得在移动端有点深了。可以参考豆瓣的发现,下拉+横向滑动结合。
图
发现列表中单位信息有:主播的频道号、昵称、图片、简介、标签。
图
订阅列表中单位信息有:主播的频道号、昵称、时间、图片播放按钮、标题、品质、播放次数、评论数、时长、正文。
社交、定位:
Slogan人人都是播客,用有温度的声音,呈现有态度的生活。荔枝FM是轻电台手机应用,有海量电台和节目。你可以是听众,也可以创建自己的电台,向世界发声。这样的定位与喜马拉雅主打“听”是很赞的,但是从交互体验上有待加强社交属性的突出。
个人觉得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要做到让用户需要某种需求时掏出手机能立刻想到自家APP,还需要一定点睛的亮点,从这几天在荔枝fm的用户群里聊天来看,播客们对自己的声音还是很有信心的,经常会在聊天的时候炫一下语音。考虑APP内部做一个页面提供播客生成较短语音信息的可行性,结合二次元弹幕的短平快、高参与、活跃度的属性提高播客发声的频率与用户的粘度。
搜索页面的推荐我猜测是搜索指数的top+运营干预做的推荐词,后台管理可能会有时间维度。
图
现状:
根据易观智库的报告显示,2015年Q2中国移动电台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到4991万人,相比Q1增率为19.7%,目前的移动电台在“社会化媒体“的开发上还有提升空间,个性化推荐、分众化社区等方面还有待挖掘。而Q1阶段的侵权纷争造成部分应用下架,影响了用户增长,在下一阶段,正版优质的内容是留存用户的关键。
用户特征和需求
根据易观智库6月份的数据显示,荔枝FM与其他竞品男多女少的态势不同,女性用户占比达74.7%,这与其节目多为情感治愈系以及从上至下小清新风格的贯彻多有关联。
在荔枝FM用户分布中,90后占比为58.5%,为目前主流移动电台中用户最年轻的产品。
学生占比为49.3%,同样为同类产品中最高,人人做主播的学生为主要群体。
易观智库的这一份报告我摘取了部分数据展现的结果荔枝的用户多为学生、90后为主,非常年轻,那这里发散一下,拉新的时候可以考虑在校园内举办主播大赛的活动,如果每个校园都作为社区据点那还可以继续发散下去。
写在最后:
行文的时间较短加之个人的水平有限,观点和反馈难免显得浅薄、不够成熟。非常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