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和寂寞中寻找自己

独处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绝好的方法,一个人冷静地反思,分析自己人性中的优、缺点,从而使自己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能在独处中时刻反省自己的人,其所言“悔缺”之道,便是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失和不足以完善自身,也正是这种“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成就了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群居的生活构成了社会,人们通过社会中的规范和标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生活的意义,企图找到别人眼中的自己,以期树立一种相对客观的自我认同。唐太宗以人为镜,能通过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开创贞观之治。不论是自我反思还是以人为镜,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充分正确、足够客观地认识方能对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自己也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言语何物、行将何处的出发点。

感觉寂寞是一个人灵魂的颠沛流离,享受孤独却是一个人思想的驰骋疆场。我是一个有充足时间独处的人,然而,曾几何时,工作之余却内心浮躁,宁愿面壁发呆也懒得去思考这一天的得失,更别提去审视自己的不足、翻阅几页书籍。这样百无聊赖的日子实在无趣,没过几日,寂寞的僵局便被打破。独处的时候,一方面,我学会了与自己对话,或伏案疾书,或低头沉思,虽有天马行空,但也确有收获;另一方面,我学会了与智者对话,读书可以使人心静,可以把自己从浮躁的社会暂时的抽离,同时,在智者的言语中更深刻的认识那个渺小的自己。

世界是平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用数不清的途径或方法与对方取得联系,或见面、或通讯、或网络、或冥冥之中的所谓心灵感应。人人心中都有一本《红楼梦》,同样,每一人认识你的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你,而我们要以人为镜,就要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当然,这其中有好的,有不好的,有真的,也有假的,这就需要我们像对待外来文化一样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人是动静相宜的动物,既要认识那个关在小黑屋里的你,也要认识那个从人群中缓缓走来的你,在孤独和热闹中找最真实的自己,然后,使他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70807——《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 思维定式 以前喜欢和同学争论读书是否无用,其实现在发现就是思维定式...
    SPxiaomin阅读 292评论 0 3
  • 想使用新协议,如果你用的第三方推送,这里最明显的操作,就是你必须更新到支持新协议的SDK版本。因为新协议需要 SD...
    沬日十七阅读 410评论 0 0
  • iOS开发-文件管理(一) 一、iOS中的沙盒机制 iOS应用程序只能对自己创建的文件系统读取文件,这个独立、封闭...
    Friez平板支撑阅读 4,6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