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事实有多难?
我们时常由于自己的记忆,情绪,或者被周围宣传的观念影响,而看不到真实存在的事实。
非常简单的一个依据就是,我在读自己曾经写的日记,基本都是情绪的宣泄,没有对事实的描述,导致我现在看的时候,都不记得当时我在谈论什么事情,只言片语无法看清事实。
我们太容易透过自己的情绪去描述所面对的事情,揣测他人的言行。最近在读《非暴力沟通》其中作者强调,区分 评论和观察 语言:
比如:他花钱大手大脚; 他上周买书花了1千元。 这两句中,前者就是评论,后者是观察,也就是客观的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我们习惯性的评论,这也跟我们大脑的功能有关,《谁说了算》中作者提到:我们的左脑有解释归类的功能,只要我们看到某个现象,它会迅速的依据曾经的经验模式帮我们归类处理,这一方面帮我们解放出很多认知耗能(在野外,看到风吹草动,很快的归类为危险,去逃跑。而不用慢慢的去分析,否则有可能很快没命。)
话说回来,大脑的进化是跟不上我们的现实需求的,而现在我们想要跟别人沟通,或者自己能更清楚的看清事实,还是需要“慢一步”,首先就从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开始,而不是很快的下结论。
比如,当你告诉另一半,你不吃早饭,你会容易生病的。 改成:你不吃早饭,我真的担心你会生病。
在这里,我描述的是事实 :你没有吃早饭; 我现在的感受: 我担心你。
而你不吃早饭,会容易生病,是我依据自己的经验给出的评论。
这样表达方式除了用在跟别人的沟通中外,这样的观察表述,也可以用在内观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觉察中。
当我发现自己也经常这样评论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时候,我想接下来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
我看到了什么?我此刻的感受是如何?我此刻在做什么?
当我们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评价和想法把我看到的东西封装起来,导致「想太多,所以看见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