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浅析
高一一班 21号 陈怡静
在《蒋勋说红楼梦》这本书中我很喜欢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着。知道归知道,执着归执着。《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着。而对于作为读者的我来说,再读红楼梦就意味着重新发现并感受每个人心底别样且不变的执着。
红楼梦人物浅析之林黛玉:
说起林黛玉,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她爱哭爱恼爱使小性子,纯真多疑,自视清高,孤芳自赏……小时候的我读红楼梦时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林黛玉,当时的我还不能理解多愁善感的她为何总是哭,令人心烦。但是几年后再看林姑娘,我开始尝试着在上帝视角以外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来读她,发现:其实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仅生得倾国倾城之容貌,还兼有旷世诗才。最重要的是——林黛玉既有强烈的自尊心,又十分重视尊重他人。尊重二字贯穿了她的一生,而她的叛逆和理想主义也源于尊重。
林黛玉的母亲不幸早年病故,黛玉因过于悲痛,从小身子就弱。父亲林如海有官在身,照料女儿难得周到,便决定让黛玉到外祖母家居住。黛玉小小年纪便寄人篱下,也深知外祖母家礼节繁多,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而在《红楼梦》的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难囊,贺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宝玉身上的所佩之物都被众小厮抢了去。林黛玉看到身上佩物一件皆无的宝玉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被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正为宝玉做的香袋儿拿出来就剪。后来当她知道了那“荷包”被宝玉珍藏在怀里后,还是生气,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对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分手算了。”也正是林黛玉对自尊心的看重使她成为了一个真性情的女子,收获了与宝玉珍贵的爱情。说到对他人的尊重,林黛玉就不同于薛宝钗,她藐视权贵,从不劝宝玉走封建仕宦道路,在精神和行动上支持宝玉。黛玉身上的叛逆精神闪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令宝玉着迷,也是在当时封建污浊社会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时时刻刻在人面前极力维护自尊的她,有时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在旁人眼中,黛玉小心眼儿,不似宝钗受长辈赞赏 ,所以婚姻之事也没有替她着想。她的性格孤傲,对别人毫无顾忌,坦率纯真。林黛玉和贾宝玉在相爱时,她也面临外界的压力。她把薜宝钗看成情敌,说话刻薄,有时简直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比如薜宝钗生病,贾宝玉便去探望,本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黛玉撞见后,心中不悦,竟说出“哎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道她来了,我就不来了”这样带刺的话,使薜宝钗和贾宝玉都下不了台。她还对宝玉说过你有玉人家就有金锁来配,人家有冷香你可有暖香么。可见她确实因宝钗而耿耿于怀。她强烈的自尊心也是造成她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
红楼梦人物浅析之薛宝钗:
说到薛宝钗,大多数的读者对她的印象都是品格端庄,举止娴雅,容貌俊俏,做事特别有分寸感,收到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然而,我再读红楼梦去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十分孤独的女孩。
薛宝钗出生于“珍珠如土进入铁”的薛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哥哥薛蟠不懂事理,胡作非为,受母亲溺爱,所以薛宝钗从小就经常帮母亲料理家务,为她分忧解愁。可在我眼里,没有玩伴的宝钗虽然十分懂事,但是这份体贴背后含有一丝无奈。宝钗的童年是孤独的。
进入贾府后,宝钗日日与黛玉、探春等姐妹相处,或看书下棋,或闲聊作诗。在日常的琐碎中,宝钗思虑周全却又不像王熙凤般做事雷厉风行:她出钱出物帮助湘云摆螃蟹宴,默默解决了湘云经费不足却要请客的困难。不仅如此,她还暗中帮助命运坎坷的香菱,使地位不高的她免受欺负。可以说,薛宝钗是一个蕙质兰心,细腻善良的女孩,她对上在猜谜、点戏等方面讨得贾母、王夫人的欢心;对下在丫鬟有困难时施以援手,从而赢得了娴雅的好名声。可仔细想来如此“完美”的宝钗竟然没有可以依赖、交心的朋友。曾经的我每每想到这里就十分诧异、不解。后来,我发现,“善解人意、体贴周到”固然是她的优点,可殊不知这也在无形之中拉开了她与旁人之间的距离:大多数人在看到宝钗“完美”的一面时,往往会忽略她埋藏在心底,未说出口的想法。虽然她爱慕宝玉,为他缝肚兜,但在宝玉心中她也只是“宝姐姐”而已。所以,宝钗的少女时期也是孤独的。
后来,在贾母、凤姐等人的安排下,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了。然而这并没有为宝钗带来幸福,反而增添了她对黛玉的愧疚以及面对用情至深的宝玉的辛酸和无奈。宝玉出家后,她更是年级轻轻便守寡,孤独仍旧伴随着婚后的她。在我眼里,宝钗的可怜之处已不仅是孤独了,而是她从未真正得到别人的爱,她拥有的只是“娴雅”的好名声罢了。
红楼梦人物浅析之王熙凤:
王熙凤可以说是贾府的传奇人物了。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万柳叶吊梢眉,身材纤细,体格风骚,恍若神仙妃子,一出场便是众人眼中的焦点。在我眼中,王熙凤是一团烈火,前半生纵情燃烧,享尽荣华、无比风光;后半生去化为灰烬,尝到了恶果。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心机。
人们常说王熙凤有一万个心眼子,她是王夫人的得力助手,后来掌握贾府大权。她的心机先是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林黛玉刚进贾府,她说黛玉像是嫡亲的孙女儿;王夫人说要拿料子做衣裳,她说自己早就预备好了,还告诉黛玉如果丫鬟老妈子待她不好,只管告诉自己。这就体现出王熙凤的聪明之处了,她既讨了贾母的欢心,显示了自己办事周到,还暗示了黛玉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她的心机还体现在理财上:年仅十九岁的她毫不顾忌。她克扣下人的钱、挪用老祖宗、王夫人的钱一起放出去,真是“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她的心机随着自己地位的提升演化成了心狠手辣,从“赚取尤二姐”就能看出,王熙凤散步流言,抓住尤二姐的弱点,使她掉进陷阱,最终走向绝路。这就体现了王熙凤自己说过的话“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当她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当查抄贾府时,王熙凤便走到了末路。她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定会给别人带来悲剧,但她仍勉力支撑着,紧握大权不放,使自己病得更重了。最后,“不信鬼神之说”的她只能将自己的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让她去乡下求菩萨为自己祷告。然而事与愿违,凤姐还是过世了。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摒弃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偏见书写了这一部既是对女性的颂歌,又讲述了女性的悲剧的伟大作品。作者所欣赏的优秀的姑娘们,却成了“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可以说,作者用她们的具有悲剧色彩的泪水酿成了这杯历久弥香的艺术美酒。我想,这也许这就是书中说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