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是“恐婚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媒体经常就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进行各种讨论,这种社会氛围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迟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
恐婚症,有多种群体的表现,例如害怕婚姻导致害怕恋爱,最主要的是婚前综合征,就是结婚之前阶段的焦虑紧张,这是今天讨论的重点。
近来,一个朋友与我聊天,说起他的烦恼。
他说,近来心情不佳,甚至焦虑,估计是恐婚症。
他与女朋友异地恋两年,3个月前他们终于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他说"现在离得近了,才发现彼此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但又舍不得分开。并且家人希望我们尽快结婚。”
结合他之后提到的问题,我梳理出了几点:
1.异地恋变成朝夕相处的恋爱,面对一些变化和差异,心理产生落差。
2.想和女朋友敞开心扉谈一谈,碍于面子不好开口。
3.对自己没有十足的信心,害怕面对棘手的问题。
4.害怕结婚后,失去自由。
听着朋友的讲述,我清楚了他和女朋友的交往故事脉络和当前的状态。给了他一些分析和建议:
1.异地恋时,更多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对方的优点。且距离产生美,那种特殊的情感和牵挂有着诱惑力。当两个人近距离相处时,朝夕相对中,生活方面的习惯差异,言谈举止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两人的相处。这时,要接受这种差异,给自己和对方一些时间去适应。而不是一味地怀疑两人的感情是不是出问题了。面对变化的相处环境,积极地找原因,共同面对和处理。
2.在恋爱中,坦诚很重要。有什么想法,要及时和对方沟通。如果等到婚后再来抱怨,埋怨,只会加深误会和程度。在爱情中的甜言蜜语更多,可是当要走入婚姻时,就要更多理性和从容。夫妻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关系,只要这样,才会理解彼此。
3.提升对自己的信心,调整状态,迎接新的情感阶段。对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处理,而不是逃避。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克服困难。
4.有人说婚姻是牢笼,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是把婚姻妖魔化了。结婚后基于对婚姻的忠诚,失去部分自由,这是正常的,这是两人维系夫妻关系彼此让渡的公共自由空间。要承认失去的这部分自由的正确性。其次,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尊重对方的空间,营造和谐的婚姻关系。
爱情不易,婚姻更难。但家庭给予的温暖和快乐是奋斗的动力。
现在许多人说,时代进步了,想法多了,不愿意结婚。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快乐、幸福的权利,不过分强求。但是,如果你遇到了相爱的人,就请好好把握。如果爱他,就嫁给他;如果爱她,就娶她,这是相爱的人最美的承诺和守护。
不要因为一时的害怕和迷茫,错过婚姻和爱情。
恐婚症,不可怕。
克服内心的不自信,解除认知枷锁,诚心沟通,幸福地组建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