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有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希望翁老师写写关于“亲子共写”的文章。的确,名字虽然叫“亲子读写”,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关注得更多的是“亲子共读”,“亲子共写”的确涉及得不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做到“亲子共写”。
亲子共写,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写作。在不同的年龄段呈现方式不同,各年龄段亲子共写的目的也不一样。
小学阶段——手把手突破难点
小学阶段,孩子对写作还没有入门。老师留一篇日记或命题作文,孩子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此时,亲子共写的目的是,家长针对孩子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手把手地引导他一个一个突破这些难点。
亲子共写中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不同于学校老师的作文教学。老师的作文教学侧重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传授,再通过阅读教学给学生一些写作范本,并分析写作课上讲的那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在一篇优秀的文章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而家长陪孩子共同写作,是当孩子觉得没的可写的时候,启发孩子回想最近生活中有哪些事符合老师作文题的要求;当孩子不知道怎样把这件事的过程写得细致生动的时候,家长引导孩子回想事件发生的场面和过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详尽地说出事件的具体环节,以及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这样,就解决了孩子没的可写和写得不细致的问题了。
这有点像孩子在幼儿阶段学系鞋带。老师的指导,像给出了一个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的流程,并且展示了一些系得又结实又漂亮的鞋带的样板。但孩子要想又快又好地把鞋带系好,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日常手把手地一点点教,需要在每一次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这就是亲子共写的意义所在——当孩子按照老师给的方法步骤开始尝试着写作文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写不成范文那样。甚至老师讲的那些方法,明明上课时听得挺明白的,到下手写的时候就不会操作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手把手地陪孩子一起写了,就像系鞋带的时候教他怎样才能把左边的这根鞋带绕一个环拿在手里,再如何把右边的鞋带压住左边这根鞋带形成一个环穿过去……甚至一遍一遍地直接示范某个场景怎么描写、怎么表达,让孩子模仿。
这个手把手的过程不太可能由老师来逐一实现,因为老师面对的孩子太多了。就像在幼儿园里老师统一教了系鞋带的方法,但是真正练会系鞋带这项技能是在家里。孩子每天穿鞋的时候,家长手把手地陪会的。
中学阶段——就同一话题交流思想
经过了小学阶段的陪伴和手把手的指导,孩子写作文已经基本入门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通过阅读拓展了视野,越来越具备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考了。这时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共写”可以通过“构思同题作文”和“交流互动”两种方式来进行。目的是和孩子交流思想,提高孩子对人性和生命、生活本质的认识。
1、 构思同题作文
构思同题作文,不是家长和孩子写一篇同题作文,尤其不是家长看到老师的作文题就炫耀式地说:这个作文题不难,我写一个给你看看。家长和孩子构思同题作文的目的在于——
首先,家长可以亲身体会一下孩子写作中真实而具体的难处。中学的作文题《北京这里有我的......》《我终于回来了》等,和小学时写的《一件难忘的事》相比,难度上了一个台阶。所以,如果不是情感细腻丰富,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和体悟的孩子,面对作文纸发呆两个小时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亲自下手写写,就理解了孩子审题构思时的难处,避免了对孩子的指责,有利于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建设融洽的亲子关系。
其次,家长亲自构思一下这篇文章怎么写,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篇章的思路和每一段具体要写什么,甚至确定好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要写什么了。常有家长对我说:明明跟孩子一起说好了作文写什么观点,写哪几件事了,可孩子回到书桌前还是好长时间落不了笔。列一个非常详尽的提纲,就突破了孩子下不了笔这个写作难点。帮孩子列提纲的过程,就相当于家长自己构思了一篇同题作文。即便家长没有落笔写成文,这个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构思的过程,也是一次难得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同时还附带解决了孩子下笔困难的问题。
第三,要提醒各位家长——构思同题作文的目的在于激发出孩子的写作欲望,而不是展示家长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家长从“你怎么那么笨?我写一个给你看看”的思想出发,那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浇灭他对写作的兴趣。因为,当孩子看到家长写的“高大上”的范文时,会很无助,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超越父母的水平,于是就干脆不写了。
2、 笔友式的交流互动
笔友式的交流互动更适用于高中甚至成年以后的亲子关系,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傅雷家书》。
孩子经历了小学和初中9年的作文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只不过,从懂到会,再到运用自如,需要长时间地反复练习、打磨、提升罢了。此时孩子需要的不是家长的具体指导,而仅仅是提升他们的认知高度和思想深度,在写作方向上给予启发。
我们可以借助孩子的生日、重要的节日或学校的某项活动等机会,以书信或正式谈话的形式和孩子交流思想。也可以在自己读了某本书、某篇文章,或者社会上出现了某个热点事件,自己有感而发时,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且征求孩子对这个事件、这本书的看法。这就形成了亲子间的笔友式交流互动。如果能够再进一步,亲子之间常常互相推荐值得阅读的文字,那么,您的家庭也就成为了真正的书香之家。
后续我们将针对这三种不同的“亲子共写”形式,分别以实录的方式呈现“亲子共写”在不同的年龄段如何具体操作。敬请关注。
也欢迎家长把自己的做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