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D巧克力,是我女友的微信昵称。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就在用,到现在已经四年了。
出于好奇,我便问她:“怎么会想到用这个名字?是否背后有故事呢?”
我们的对话戛然而止,她的思绪从当前消失,似飞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此刻,她心里在想什么,我不曾知晓,但可以看到,她嘴角时而泛起笑容……
几个呼吸之后,她从神游中醒来,清了清嗓子,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一上午的课程结束了。这不仅是学生们的心声,更是我的心声。幸好下课铃声足够大,不然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该被学生们听到了。
“可以去吃饭了,想想就开心。”我大喊一声“下课”,教室里很快便寥寥无人。令我意外的是,坐在教室角落的一个小同学,似乎有什么事情还没做完。他不慌不忙向我走来。
“班尼,怎么啦?怎么不去吃饭呀?”
班尼有点羞涩地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很小的、用黑袋子装着的东西:“老师,给你!”
“班尼,这是什么呀?这是给老师的吗?”我有点蒙。
“是的哦,希望你喜欢。老师再见哦。”班尼将东西递到我手中,没等我反应过来,很快便从我眼前消失不见。
带着好奇和期待,我缓缓打开了小黑袋子。起初,我还以为是他的恶作剧。直到……
“是一块黑巧克力。”我有点惊讶,“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学生给的巧克力,绝对的惊喜!不过他为啥要送我巧克力呢?”
我还没想通,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是领导打来的。我只好将巧克力匆匆装进包里,快速“转移阵地”。
对于中午发起的临时会议,我也见怪不怪了。只是可怜了我的肚子,又要跟着我一起受罪了。
那天的会议对我来说太过漫长,具体讲的什么我根本没心情听,只是期盼着会议早点结束。
终于,会议在离下午课开始前十多分钟结束了。饭肯定吃不上了,关系好的几个老师都跟我一样,耷拉着脑袋,蔫蔫地回到座位上。
“对了,我还有班尼给我的巧克力,先吃口垫一下吧。”想到这,我突然来了精神。
“那天的巧克力,是我目前吃过的最难忘的巧克力。它来自一位五年级的小同学,名叫班尼。”直到若干年之后,我都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件事,记得那个羞涩地从口袋里拿出巧克力、递给我的小家伙。
令我没想到的是,班尼送巧克力这件事并没有结束,而是整整持续了三个学期。经常是放学后,他是最后一个走的。他开心地将巧克力从口袋里拿出来,递到我手中,然后再开心地聊上几句就跑开了。
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班尼的羞涩也慢慢淡去。之前我从未发现他竟如此开朗活泼,他的笑也很温暖,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时候,我也会想:班尼的口袋究竟是什么做的?他是不是跟小叮当一样,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巧克力在口袋里呢?
班尼持续三个学期、从口袋里拿出巧克力的行为,似是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小确幸。它像是枯燥生活里的一种慰藉、一份鼓励、一种力量!
很久之后,当我再次从口袋中拿出巧克力的一刹那,他的模样便会出现。当牙齿和巧克力接触时,那种独属于巧克力的芳香四溢,那份纯粹的幸福感,我拥有的是独一份。
六年级之后,我和包括班尼在内的大多数同学都没再见过了。从时间上来看,他现在大学应该已经毕业了。至于当时他为什么要持续送我黑巧克力,我记得有一次闲聊天的时候,他说我的授课方式较之前离校的老师有独到之处,使他重新对数学燃起了兴趣,数学成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他很感谢成长路上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再多的,他没说,我也没问。
“口袋里D巧克力”这个昵称,便由此而来,她一直用到了现在。
这就是关于我昵称名字背后的故事,这就是班尼口袋里的巧克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