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奶奶看到这个场景,不断地对小孙子说:“够了!够了!你把好菜都夹到自己碗里了,别人吃什么呢……”
去年九月份,我和村里的几位建筑工人,在隔壁村给人盖民房。
下午下了班,东家招待饭菜。
洗完手脸后,我们坐到桌旁去吃饭。东家五岁的小孙子也已站在桌旁,眼睛盯着一只碗,筷子不停地夹着那碗里的菜,像搞竞赛似的,不一会就把碗里堆满了。
“够了!够了!你把好菜都夹完了,别人吃什么呢?”他奶奶看到此场景,对孙子说道。
小孙子像没听见似的,可能是他这些话听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直到把碗装满了才罢手。
东家看看我们,有些不好意思。微笑着解释道:
“这小孙子呀,跟着我们长大的,之前只要是他喜欢吃的,我们都让给他一个人吃。他也吃不了多少,就是喜欢抢,每次抢了吃不完,就又剩到碗里。”
听到主人这么解释,同事们装作满不在意地说:“没关系,如今的孩子都这样,现在食物丰盛,不像我们那个年代没得吃。”
饭后回家的路上,几个人不知不觉又聊到吃的话题上来了,他们都说东家太惯着这个孙子了,这样带孩子,以后长大了也没多大用。
一位建设工人还举了身边的事——他姐姐家的儿子。
小明从小跟着外婆,只要是他喜欢吃的,外婆都给他一个人吃。现在18岁了,从来都不知道心疼人,有好吃的还是一个人独吃。
七大姑大八大姨都劝说过小明:“爸妈为了你每天那么辛苦,你也要关心体贴他们。”
但他的外婆从小就让培养了他这种认知——这些好吃的,本来就是他一个人吃的。所以,现在很难从这个思维中走出来。依然是自己吃不完了,再剩下别人吃。
当然,做父母的不会与孩子争吃的,但很希望孩子,有一份爱我们心。
听他们这样的谈论,我默默地感到欣慰,因为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用了跟这位奶奶不一样的方法,现在已经取得了成效。
儿子小的时候,我和他妈经常会买些零食回家,我从中拿出一两块,让他送去给奶奶吃。
奶奶通常会疼爱着对孙子说:“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而我常常会跟他这么说:
“其实奶奶也很喜欢吃这些东西,她们小时候吃过很多苦,根本吃不到这些东西。从苦日子过来的人,都舍不得吃,知道这些东西来得不容易。奶奶说不吃,其实是对你的疼爱,希望你多吃点。”
说完这些话,我示意他再去送一趟,让他告诉奶奶,爸爸买了很多,让她一定要收下拿着吃。
很多时候,当儿子再送过去时,母亲也就会收下零食。
时间一长,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现在长大了,吃饭时他会给爷爷盛饭,也会看奶奶的碗,如果奶奶一直不夹好菜,他会夹几筷好菜送到奶奶的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