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皮囊》这本书,是一个偶然。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在医院,看望一位朋友的妈妈。在医院等候的长椅上,我坐着看完了前面二篇《皮囊》和《母亲的房子》,然后就想好一定看完。
写“看”这本书,而不言“读”,是在这过程中,一并地看着自己。诚如李敬泽之序“写这么一本书,是伤心的。伤痕累累的心。”
在外婆离开后,一直想行文纪念,题目我都想好了,大体的内容也有构思,只是我下不了笔,我害怕那种痛彻心扉透过痉挛由身体喷薄再不能克制的悲伤直至又一次的沉沦。
只是,这本书一页页翻开看到的除了作者的痛,还有我们日常被世俗的喧嚣一层层或无奈或刻意地包裹的心,同样地伤痕累累,只是包裹着不去看到也故意麻木。
无可否认,跟着书中的文字,看着所述的阿太、父亲、朋友的故事和他们的离开,同样地让我想起了爱却再不得见的亲人、朋友。曾经有着共同回忆的地方,随着时间也一点点地消失幻化。
外公在外婆走后执意要在阁楼弄一间照片室,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进入,是表妹一起,看着四面一脉相传的几代血亲以照见证的各个瞬间,走着走着,就跌进了时遂,我和表妹从克制压抑到痛哭流涕,无论任何方式都无法留住的人和慢下的岁月,就只余片影和痛。那一日,我们出来后共识般从此逃避再不能入。
儿时的发小,同窗的好友,共事的伙伴,结交的友人,多数已然成为通讯录里的认识的陌生人。书中的文展、阿小、厚朴等人,或会在你我经历中能寻着与他们相似的故事或情感经历。那时的他(她)曾鲜活地参与你的生活,为至交知己者甚至于你以为会是永远。在慨叹中,转为回忆美好,给相伴相知的陪伴岁月,或就是最好的。
对故土亦然,“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在遇事时,时常呢喃着要回家,仿佛就这么念叨就能熨烫平复起伏地心绪。在我生活最长时间的第二故乡,多年后的某一天重新踏上那片土地,是在一场物似人非后,突然的那么一瞬间,感觉是这般陌生而遥远。可是在忆及时,每一条街,每一条江,甚至是尘土,都感受亲切而带来心安,无比怀念。
人生的单行列车上,我们缘遇许多人,又终将分别;经历许多地方,又终将离开。因果循环,交织万千际遇。现实与过去的接替,我们铸就了今日的自己。愿与不愿,接纳与否,都是已然构筑的生活。
生活推着人前行,用能找到的各种的带有激起支撑力量的理由。可是,就象蔡崇达以为的从八年前的父亲中风开始背负的家的负担的强支撑,在父亲去世的半年后那个无所事事提不起兴趣的状态,失去生活的重心的理所当然。却被李大人直指为借口“你根本还不知道怎么生活,也始终没勇气回答这个问题。”生活而不只是活着。蔡崇达所理解的李大人的意思是“好好想想怎么生活,怎么去享受……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享受生活,对多数人来说是个奢侈的词儿。可是,我们不曾挎问过自己,是不能,是不敢?还是我们从来没想过要面对这个问题。“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随书而被触动的,除了痛,便还有生活的恐惧。因已知而怕,因未知而恐。只是,生活的答案,永远只能自己追寻。未来的那一步,终归要自己选定方向迈出。
韩寒说要在每个静谧的夜晚慢慢看。是的,我赞同。有些痛,在夜晚慢慢地打开,固然,痛让人痛苦,而痛过后,看到裸露的心,甚至刹那间突遇重逢初心,诧异愕然下,我们或能看见并认识真实的自己。
后记中,蔡崇达说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我也如此希望自己“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