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朋友经常提到自己辅导孩子学习的种种烦恼,可是当我在听的时候,却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
朋友A
小诗今年9岁,读四年级。每天放学后小诗都想休息一下,放松一下自己。有时坐在沙发上发发呆,有时走到书柜前随手拿起一本书看看,有时吃点水果听听音乐。
妈妈下班了,看到孩子没有写作业,也没有弹琴,觉得时间已经给浪费了。吃完饭急忙提醒孩子弹琴,叫了一次又一次,孩子也没有什么反应。妈妈忍不住生气了,大声叫了几次,小诗才不情愿的开始练习。妈妈在厨房一边收拾一边听着。:怎么总是弹得断断续续的?一点都不认真。过了二十分钟,孩子就结束练琴了。妈妈一看时间有点晚了,也不好说什么,急忙提醒孩子快点完成作业。
小诗今天的试卷测验是92分,妈妈把试卷看了一下,基础题又是粗心给扣分了。妈妈提高说话的分贝,希望引起孩子的重视。小诗自己感觉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严重,随口应了一声。妈妈看到没有引起小诗的注意,忍不住生气了,开始批评孩子。
几乎每天晚上小诗都要被妈妈说几句:衣服到处扔;弹完琴,也不收拾琴书;书拿到哪里看,就放到哪里.....妈妈总是担忧地提到小诗:“为什么她总是对自己要求不高?没有主动性,没有目标,什么事情都是差不多就可以了。”
朋友B
奇奇读二年级了,每天晚上都是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才开始写作业。而且每次写作业前都要发一轮脾气,不是吵着作业太难,就是吵着作业太多。
等时针又转了半圈,奇奇才开始进入状态。然后一笔一划的认真写字,写不好的用橡皮擦了又擦。妈妈在一旁不停地提醒,时间太晚了,这样写要写到什么时候呀?奇奇头也不回地说:“不写好看,会被要求重新写作业。”别人半小时的作业,奇奇要一个多小时来完成。
妈妈很头疼每天晚上辅导奇奇做作业,总是不知不觉卷入到喊叫、争吵、焦虑中。妈妈总是说道:“每天下班比上班还累,带孩子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借鉴了很多方法,效果也不理想。”
从朋友A的描述,我看到了小诗的努力。当我和小诗沟通时,明确告诉她哪里做的最好,最欣赏她哪点。小诗忽然认真地听着,一双乌黑的眼睛明亮了许多。小诗又问了一句:“是这个吗?”我坐在凳子上,孩子的身体向我靠近。我望着孩子的眼睛笑着肯定的点点头。孩子的眼睛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就像一朵向日葵金色的脸庞对着阳光灿烂地笑着。小诗高兴地走到书桌旁开始写着。
多好的一个孩子,为什么朋友A只看到孩子做的不够好的一面?
从朋友B的讲述中,能体会到妈妈付出努力的辛苦。我说:“很难得奇奇有如此耐心的一面,真的很棒!虽然拖拖拉拉很晚才写作业,孩子又困又累,还是会坚持完成老师的要求,从这点就知道孩子内心是希望自己越做越好。孩子一笔一划写得很慢,那是因为对自己有要求,写的不好看擦了又擦,那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欣赏。”是的,时间晚了,但是家长完全可以抓住孩子这个心里特征及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
奇奇妈妈不断的学习,希望找到一个适合奇奇的方法,可是事与愿违,依旧重复着这样的情景。
与其找方法,不如静下心认真地端详身边那个可爱的孩子。所有的方法都是从外往内走,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放慢脚步等待孩子并且跟着孩子往前走;细心地观察,发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真诚和孩子说话,打开心灵的那扇窗。去聆听孩子的声音,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感受孩子的多愁善感,感受那颗跳动如精灵般的心。
比起那些期望孩子作业能得到A优加,我更希望看到孩子眼睛流动着闪亮的眼神,更在意孩子自信地笑容,更希望孩子能在我身上得到前进地动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