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有幸参加了“市第十四届‘黄河口之秋’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已记不清多少年前曾经参加过一届这个活动。这次能来也是特别高兴,所以也分外珍惜,认真聆听,仔细记录,悉心学习。
本次活动较以往来的稍晚一些,可是好事不怕晚,期待此次活动的精彩呈现。
上午有三节示范课,市实验小学耿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儿童诗《青蛙写诗》。耿老师很年轻但是很稳重,课上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孩子们跟着老师,时而大声朗读,时而安静书写,时而用心倾听。孩子们学会了熟练的读课文,认真的书写汉字“雨”,还学会了写简单的小诗。课内知识学的扎实到位,如果再有点课外的延伸,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相关书籍等,就更棒了!
第二节,由威海的陈老师执教五年级课文《景阳冈》。陈老师由《水浒传》等小说的阅读方法指导入手,不仅带领孩子们入情入境的朗读,还激发了孩子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是一节精彩纷呈的阅读课。陈老师教学基本功优异,朗诵抑扬顿挫、读书方法指导都很棒;对课文内容了然如心,不看课本照样如星云流水。相信孩子们上完本课一定会受益匪浅。
第三节,来自清华附小的赵老师执教苏轼的词《打叶声》。赵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学自悟然后再指导。孩子们理解内容之后还进行了一些讨论,既有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有课外搜集苏轼诗词的延伸。老师基本功扎实,注重学习方法和朗读的指导。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整堂课浑然天成,显示了老师设计的用心,教育教学的深厚功底。
下午,清华附小王老师执教群文阅读-苏轼之交。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学校的活动~研究名人。去年他们研究鲁迅,今年研究苏轼。学校是一个团队,不仅包括语文老师,一起选人物,定主题,找材料,讨论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及延伸讨论等。
本节课中,王老师让孩子们在资料中搜集苏轼的好友并找出真正的朋友,通过讨论研究哪位才是苏轼最好的朋友。通过听王老师的课,我重新认识了苏轼,他是文学家、政治家、美食家等,也知道了他的一生是如此坎坷,他却能始终乐观积极面对。相信孩子们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课文、生字、名言名句、口语交际、习作,范围太窄了,大量的经典名著,传统文化都是课外知识,而孩子们购买能力,阅读时间有限。小学五年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
是课本指导了我们的教学还是束缚了我们的思路,我思考着,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