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点心店,领桌一家三口吃的正欢。8岁的儿子拿了水杯突然起身,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时,一把抓住桌沿,稳稳的坐回凳子。
此时,在旁边打电话的父亲过来,在儿子头上拍了一下,一把夺过水杯。
儿子抬头愣愣地看着父亲,父亲说:我去打水,你看,摔倒了怎么办,多危险!
儿子的身子缩了缩,脑袋斜着,我看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母亲放下筷子,微笑着说:宝贝,来,过来,让妈妈抱抱!
儿子继续缩着身子,表情委屈、挫败!
母亲走过去,微笑着:来,宝贝,妈妈抱抱!使劲逗着儿子!帮他擦着泪!
父亲打好水回到桌边,看着母子,一会,又拿着手机低头拨弄!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画面没什么,很正常啊![微笑]是的,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八岁的男孩,自己主动站起来去打水,这个行为值不值得鼓励?当他摔倒之际,反应敏捷保住平衡,这个机智要不要点赞?
父亲过来先拍打儿子脑袋,那一刻,儿子还沉浸在化险为夷的兴奋中,被当头一拍弄得莫名其妙!被批评做不好时,化为无比委屈憋在心里!
母亲立即采取哄幼儿的方式,口呼宝宝,无比柔情!儿子找到温暖的怀抱立刻退行!
原本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教育,如果忽视,8岁男孩可以发展出自己的应变能力!如果重视细节鼓励,8岁男孩还能生出自豪感,增强探索能力、自立能力……
母亲见不得孩子有泪,立即连哄带骗,这是阻止孩子真实情感的表达,日久天长,孩子学会的招数是:我不行你来,我不会………退缩、泪水等会成为他前进路上常用的武器!
8岁的年龄,70后当年,已经会做饭洗衣照顾弟弟妹妹了,哪来什么倒一杯水都“太危险”之说。
——蒋瑞芬20161126晨于若水心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