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活动(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

其实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特别开朗,特别有爱心的人,自从了解到心理学之后,就一直希望学习心理学的皮毛,最大的是希望是自我拯救,自我疗愈,也就是所谓的成长与自助,因为一旦有了什么压力,总是会在童年的噩梦中惊醒,总觉得内心没有归宿,它有一个黑洞,吞噬掉灵魂的活力,让你变得无力而沧桑。如果自助成功之后在助人的路上前行,给自己的生命涂鸦些许特别的意义,把善良和奋斗当成人生的底色。


这周日报名参加了助残的志愿者活动,每次参加活动,孩子都会积极跟着我参加,也许过程中有孩子的顽皮,过后相互交流反思,慢慢地会好起来的。


大早上出发,面对太阳,心情是阳光而美好的,路上的行人很少,仔细倾听,有风的呼呼声,阳光穿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蝉在树上的鸣声。昨夜的雨,带来今晨的清凉。

今天的这个周日,活动名称是:高埗助残暨低保贫困走访慰问,时间:5月17日8:30-11:30,地点是冼沙村委会。弱势群体约50人,到场的志愿者约15人。


按照创一服务队黎钰妍队长发出的流程,第一是准备低保慰问物资,摆放水果茶点。孩子和我们和起做这些简单的任务,当他完成一个小的名牌穿扣,给他鼓励,他感觉有成就感,记他帮忙搬东西,告诉他是一个很好的小帮手,他很开心地做事。其实志愿者当中的每一员也是一样的,一样也是相互帮忙,一样也是相互鼓励,一样内心踏实无比,一样各司其职,完成各自己的任务。


第二是物资摆放好后,残障群体互动交流。我向来是不会聊天的人,再加上大多数人讲的的本地白话,听得云里雾里,也只有个别词句听得明白,甚至一句话,一个词反反复复说上好几句。一边陪他们一起吃东西,一边看着他们相互交流,边吃边谈,脸上笑开了花,看到他们开心,我在一边也觉得开心,我们只是付出一点点时间,表达一点点善意,也觉得知足,这一刻感觉自己被需要。也许我们言语交流不顺畅,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比心点赞的举动,发放物资的关怀,足以带给他们丝丝沁人心窝的感激。令我感动的是,整个交流的过程中,捐助物资的企业,也在积极和村长互动,不止是捐助物资,他们想动用企业的资源,链接残联群体的力量,相互帮扶,从企业内部运送一些手工的,带过来给他们做,或是提供比较简单易的工作,适合他们自身。从工作机会和赚零花钱的机会方面,给他们更多选择,让业余的生活更加丰富,也给他们自食其力的价值感。这一点,值得肯定。

最后合影留念,看着他们心满意足的道谢离开,我们开始了此次活动的总结。志愿者们的时间充裕就会来参加活动,每次总是那么几个最积极的志愿者,带头走在最前方,每次也总是有新的志愿者加入,甚至是小小志愿者的加入,给志愿者队伍注入新的希望。在父母参加志愿的背后,有孩子仰望的目光,无需言说,他明白,善意、爱心、奋斗自成人生的底色。


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这么高尚的主题,振奋人心。我们没有那么伟大,在工作之余献出了一些爱心,这爱心让我们自己也深感开心。创一服务队的队伍刚开始还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坚持做对的事情,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志愿者搭建了一座爱心的桥梁,横跨起来的是提供捐助的爱心企业和需要帮助的人群;志愿者又是一个纽带,连接起来四面八方的人群,给社会带来更多爱心和美好。志愿即自愿,志愿即大家每个人做一点小小的善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