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里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那时候我们小学部老师全靠“借”,成绩全靠“拼”。作为学校“借”来的人员之一,我被安排管理小学部,建工作群时,我思来想去将我们的群命名为“开荒牛”。然后,我们这群“开荒牛”就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开荒岁月。
还记得第一学期面对空置了较长时间的教室,我们几个女老师二话没说,拿着清洁工具就开干。说笑中,把教室里里外外清扫、冲洗了一遍,没有谁说:“这事凭什么我们做?”第一次组织运动会,开幕式需要花环,我和另一位老师买来材料,请了几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动手做,踏着月色回家时也是一片欢笑声,没有谁问:“为什么不直接买”……那时,“开荒牛”们挂在嘴边的是:“要得,我去做”“来,我们来商量一下”“没得事,这节课我上就是了”……那群“开荒牛”让小学部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
然后,种种原因(我一直认为是不可抗力),一部分人离开了,即使他们之中很多都非常不舍。我们留下的这一小部分人,苦苦支撑着,奈何力量微薄,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小学部再次步入困境,早已无力抱怨,只是常常想起那群“开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