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逼自己一把”的专题里看到了和我参加同一个拆书活动的小鱼妈的分享,我也想说说我参加了两次线上拆书活动的体会。我是通过圈妈才了解到原来读书也有那么多的方法,不同种类的书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由此我对拆书法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也知道了拆书帮这样一个组织的存在,也知道了《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在拆书帮里如同入门秘籍一样的书。
拆书法是一种把书籍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和我以前阅读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基本上是异曲同工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思路,书中提到的拆书帮的三个理念是我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其中第一个理念“你不必读完全书,更不必担心记不住,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书价”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读书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一定要看完的强迫症,没看完就会有心理负担,看到这个理念之后让我明确了我看致用类书籍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那我只要学到解决问题需要的那部分知识,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了问题,这样我的读书目的就达到了,书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在整个拆书法中I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把知识转变成能力的重要步骤,拆书家是掌握这个环节的关键角色。最近我参加了两次线上的拆书活动,感觉线上的拆书活动还是要即时参加会更好,现场参与比现场旁观的效果会更好,结束之后爬楼的效果是最差的。即时参加能很好的跟随整个拆书的过程,积极投入思考;现场参与能和拆书家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拆书家在这个引导促进的过程中,参与者的回答也能对自身的体验和反思有所帮助,这大概就是每次拆书活动开始之前现场参与名额报名火爆的原因。结束后的爬楼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整个时间轴的体验上,缺少现场的那种紧迫感,与自己读书的一个差别是拆书家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角度会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而这些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体验和反思这个片段内的知识点。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体会就是尽量参与自己感兴趣,有体验,存在问题的主题的拆书活动,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学习,否则就是一种浪费,一种背离拆书帮理念的行为,因为没有必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