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的找寻活着的意义,这是来自灵魂的拷问,我知道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我”的存在,它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经历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无奈之下来调整生命的航向,对于什么是“自我”?汪国真说那是贾宝玉口中的玉,被生活的声色犬马所惑,因而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去惑的过程,余秋雨在《泥步修行》中谈到一个人的修行始于“破惑”,修行的最后当然是回归,复归于婴儿般赤子之心,所以《红楼梦》中的玉最终还是回到了“青埂峰下倚石松”,人呢?余秋雨的回答是安顿,人成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心”的出走,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寻找,有些人很幸运找到了自我,而有些人至死都没有找到。贾宝玉眼中的“赤子之心”为无知无欲无求无识,即人最初的混沌状态,这接近于道家的解释,贾宝玉出家,遁入空门,放下来世俗中的所有,佛教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由空而来,最后又归入了空,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道家则认为一切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才是世界的本源,不受羁绊的、虚无的、缥缈的,也许这才更加的适合内心深处自我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2020-11-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