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上课打瞌睡被班主任叫去谈心后,坚持了六天晚上没有玩手机,也比之前早睡了一个多小时
关键是老师约定的周末只能玩两个小时的手机,吖要毁约,我不应允。面对我不温不恼的坚持原则,吖有点恼羞成怒
“砰”的一声,门框晃了一下,吖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那会在忙,不理会,也想不到好的方法处理这件事虽然心里还是有点不安,惯性里想对这件事有所动作,但理性压制了冲动
过了大约半个钟,又听见“砰”的一声,吖拿了补习书包,高昂着头面带愠色夺门而去。她补习的点到了
娃爸赶紧跟下去,只看到背影消失在楼梯里。等娃爸骑了车追过去,她跑得飞快,娃爸怕危险,只得远远地跟到她补习的地方,看着她进补习班后回来
2个小时后,一声“砰”,吖闯开正门,又听得“砰”的一声,吖又关上了房门
来不及跟她打照面,又是“砰”一声,吖又提了补习书包再次夺门而去
娃爸这次跟得更紧,追到了楼下,说送她去补习班(周末两节补习课)。她执拗的一溜烟比兔子跑得还快,消失在街道转角处
吖长这么大,离家出走是第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那么担心,这是搁以前,一定会抓心挠肝的焦虑,一定会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她
我也很讶异我内心的变化。而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娃爸反而比我紧张,心不在焉,晚餐吃得少。甚至我做饭时,还说,等娃回来再煮的一起吃,并且责怪我不该逆着吖的愿意,以后周末手机还是给她
我没有回应
我在乎吖。吖出生到现在,为了吖,我舍弃陪娃爸创业,直到去年娃爸回来,丧偶式育儿九年。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坚定地信念——陪伴与教育
这些年,我与吖一起风雨共度,喜忧同在。吖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一旦吖有什么,这些年的陪伴都没有意义
但是,当经历过我在乎的人和事伤害我后,所有的执念我都选择放下。世界上没有什么一定是我的,也不一定我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回报,也不会因为我的努力与拼命,就会朝我期待的方向发展。允许所有发生,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握不住的沙子,不如扬了它
吖四岁多时,春节回父母家。晚间,吖一直吵着要回我们家,百般劝解无效,我生气地凶了起来。父亲对我说,紧她(让她去)。转身对吖说,走,我送你回去
然后,一老一小走在黢黑的乡村公路上,一束手电光指引他们前行的路。没走出100米,碰见父亲认识的人,在与父亲一问一答中瞬间明白怎么回事。马上说,前面有很大的麻辣虎子(坊间吓唬不听话孩子的怪物),我们都被吓回来了,你们还敢走啊
父亲乘机说,太可怕了,我们快点回去吧。于是一老一小又在手电筒的光束下回来了,只是小的这回在老的背上
从此,吖和我都记住了“紧ta”这两个字
转眼吖马上中考,具备了一些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面对不满,离家出走和甩门都是一种情绪宣泄,允许它发生。至于外面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作死,是她自己需要掂量和权衡的。这些年我耳提面命的人间险恶听过不少,偶尔交流时她的认知还不low,这也是我不担心她的原因
就算是出现了我不能接受的结果,那也得从我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能说是我养育孩子的失败
这些觉知只有经历后才能领悟
世间的人和事,无非就是你掌控ta的时候也被ta掌控着
不在猜测中溃堤,“紧ta”
强大自己,丰富自己,允许一切发生。我们只做所有一切的见证者
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