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的一本书是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看完除了羡慕小豆豆有巴学园,有小林宗作校长外,对小豆豆的妈妈尤其印象深刻,因为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一直憧憬能够成为“好的妈妈”,之前没有具体概念,看了小豆豆的妈妈,才发现她就是我所憧憬的“好的妈妈”。
小豆豆的妈妈在小豆豆的成长中给予她足足的爱、信任和支持。
小豆豆因为好奇反复开关书桌盖子,站在窗前和宣传艺人打招呼,和小燕子聊天,做了许多破坏常规秩序的事,然后被老师劝退了。
妈妈只是在四处奔波找到新学校后,轻描淡写地告诉小豆豆:“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听说那里很不错。”
妈妈担心小豆豆知道退学这件事后会自卑,决定等小豆豆大点再告诉她。
在《窗边的小豆豆》后记里,黑柳彻子讲到退学这件事,写道:
我想对我的妈妈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因为直到我二十岁之后,妈妈才告诉我曾经退学这件事。……
如果我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我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要你了!”
那样,当我第一天走进巴学园时,会是多么沮丧和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在我眼中肯定不会那样有趣。
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我实在很幸运。
“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要你了!”
多像我们平时随口而出对孩子说的话,可能只是随口抱怨,却也一点点在孩子的心里划出浅浅深深的伤口,用带有刀刃的抱怨把一个灵动闪烁的灵魂损毁至黯淡无光。
之前有看过一篇公众号文章,里面提到纪录片《初潮》里有一个片段:因为一分之差,老师当众羞辱一位小男生,文章配了动图,动图里小男孩无措羞愧的神情刺激了我,因为我也有在我家大宝脸上看到过类似神情。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样的行为对孩子有伤害,什么样的行为对孩子有积极作用 ,但身处其中,每天和孩子打交道,确实也很难保持理性。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行成长。
巴学园确实令人憧憬,但可遇不可求,其实小豆豆的妈妈大概也是可遇不可求,她是真真正正地尊重着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里有一个片段,小豆豆和牧羊犬洛基玩游戏时,耳朵被洛基咬伤了,是耳朵快要被咬掉下来、很严重的伤。即使受伤严重,小豆豆也要在得到爸爸妈妈不怪洛基的许诺后,才肯就医。
文中有一段描写:
虽然爸爸许诺过“不怪洛基”,但他觉得不训诫洛基几句,未免也太不像话了。可是妈妈用眼神示意“已经答应过了”,爸爸才勉强忍住。
小豆豆爸爸的想法会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甚至会有家长因此送走宠物,但小豆豆的妈妈因为答应过小豆豆,就真的没有去责怪洛基,我想,小豆豆的妈妈内心不可能不怪洛基的,只是,她选择了尊重和诚信。
答应的事就要好好做到。不管是大人的事还是小孩的事。不能做到的就不要随意应答。
做到这一点看似容易,其实很难,不管是作为人,还是作为父母,存于世,都是要修行成长的。
《窗边的小豆豆》虽然讲的是巴学园里的故事,讲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理念,但是选择入读巴学园的学生家长一定也是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也不会差,因为里面有讲到因为父母无法接受巴学园的教学而不顾孩子意愿强行转走。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无法为孩子选择巴学园那样的学校,但是,从现在开始慢慢修行,把小豆豆的妈妈作为榜样,每日反省和孩子相处日常,不断成长,大概与己与孩子都有很大益处的。
写此文字,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