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一件平常的事,大到商业会议,法院判决;小到讨价还价,帮忙请求。
可大多数人面对沟通的时候,都把这件事太随意地去对待,导致很多问题,很多细小的事情本应解决,却没能解决反而引发很多大祸。
为什么他不懂我说的话,我明明讲的是中文啊?
为什么她get不到我的意思,我明明说的很清楚啊?
过去我们看过很多关于“说话沟通”的书籍,它们都告诉我们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会说话,或是不会倾听。
然而,通过大量实践研究,我认为沟通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人们说的意思不正确,或者理解能力低下,不是你说得不好,也不是你智商低。
它真正的分歧在于人们的“沟通期望”不同。
当我们脑海中有一个信息需要表达的时候,注意,它很可能是一个画面,是一个局部,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容的东西。
而我们需要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将它用语言表述出来,将它说出来让别人听得懂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会因为过于“随意”的表达,而变得缺斤少两。
比如当你对你男朋友说“我觉得你穿蓝色衬衣很好看”的时候,你的脑洞很有可能想的是对方穿着蓝色衬衣,有点胸肌,刷了一口白牙齿,还有一张古铜色皮肤,然后迎风向你走来,你想的是一整套完美的风景。
可你的男朋友却会觉得纳闷,他说:“我昨天才穿过了啊,可你说很老气。”而他用手指了指那件像工人衬衫一样,纯蓝色衬衫。他所看的,想的和你想的完全不同。
关于沟通问题,我们事实上有很多研究,也有不少进步。
市面上有大量针对沟通问题所著的书本,什么《教你好好说话》《说话之道》啊等等,但其中很多篇幅都是围绕着“你得好好理解对方意思”来描写的。比如提醒你要注意别人的用词,注意观察别人的语气,思考别人的意图等等。
这些书籍的的好处是让人们意识到说一句好话的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这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表达的重视。
可它们的内容重点却大多放在了如何将“说话”“倾听”这件事持续地优化,它停留在了一个“术”的层面,却忽视了对说话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深层次面的研究。
我认为单纯研究如何说话、如何提高沟通的技巧并无法解决人与人沟通的根本问题,因为语气、用词的多样性太多,是我们根本无法控制的。中国地方大,民族多,如今人们的个性化也加大了“统一说话方式”的难度。简而言之,去掌握一个无法控制的事情,对沟通的帮助效果有限。
我们或许真正需要花点时间了解的,事实上是我们对沟通的期望管理,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提前设立一个“别人可能会听不懂”的概率值,它同样不太能够解决我们的沟通问题,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变得不那么急躁。
三思后行,脑子里过一遍要说什么再开口其实更为重要,它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沟通分歧的风险,降低你自己过高地“别人应该懂我”的期望,不让自己心理受伤或是急躁。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花点时间,不会让你说话那么利索了。但是好处也是非常明显,会让沟通更准确,更有效,特别适合一些重要的,严肃的场合。这就是为什么领导都讲话慢,因为他们要表达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检查”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了,这会让你自己心里有点底,别人理解错了之后,可以有方法修正,从而不那么急躁。
所以回到那些我们说的话,别人听不懂的场合。事实上,别人听不懂,不理解是非常正常的,与沟通表达,与智商无关。
但你之所以急,之所以生气的原因,无非是你自己对你想表达的意思没有梳理清楚,没能控制住自己对自己想要表达意思的强烈期望,你没能管好自己对表达效果的过高预期。
大多数人是他们一有想法,就变成“我x,我好想告诉你!你必须听,你一定懂我!”这个充满激情的状态。当然这其实相当好,如果你又在兴头上又能说得清楚,而且别人也听懂了的话,这是非常让人开心的,很多“找到了知己”“你懂我”的乐趣,都是由此而来。
不过,现实是这样的机会不多,很考验反应,也很讲究时机。世间毕竟少有“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样的佳话,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世间各种烦杂的噪音,在扰乱我们的判断和心志。
但外界我们是管不了的,所以不如管理自己的期望和情绪,多理理顺表达的层次感,和逻辑感,节奏感。
说慢一点先,再学着一点点加速。思绪是可以飞的,可你是人类,不是霍金,你还得靠说话生存,交往。
少吃点零食,多咬下文嚼下字。然后给自己留一个“别人可能没听懂,我需要再详细解释”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