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33篇。
昨天说到天猫就嘎然而止了,今天继续说天猫。
我们昨天说从提升周转效率的4个基本环节来看,京东因为都是自己建所以有更强的控制力,也正因为自己建可以在精度上做得更细致,零售是个做细节的活,无微不至的用户体验京东更有可能做到。从业务流上来说京东胜出。
那么,难道天猫必败么?那是未必,天猫是个开放平台,商家自己来开店,自己运营,自己发货,天猫的职责是帮助商家更好的卖货,他所推崇的数据时代,新零售,新技术等概念和工具,都是以商家为主体,都是为商家更好的做生意服务的,你可以注意,所有的新概念几乎都是阿里提出来的,天猫几乎在构建未来的商业秩序和规则。这是马云爸爸极为厉害的地方,超大的格局,超远的视野。
有人说那有什么用?做互联网的人都应该知道,互联网是强者恒强的,走在前面的几乎一直走在前面,规模越大只会越来越大,天猫一直是最大的最前沿的。
另外,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包容各种不同的商业结构,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包容能力决定天猫几乎可以迅速的抓到新变化。可以容纳最大的规模,你让京东发十亿个包裹试试看,他的模式如何保证十亿个包裹都精细化?天猫没有自己去建,它是有自己的考虑,取了一个平衡。如果未来新零售成为常态,我认为一个中国也许不止十亿个包裹,很可能上百上千亿个包裹!
天猫和京东的战略取向感觉是两种哲学的争论,到底是开放好还是控制好。未来到底属于开放失控的还是封闭控制的?有一本书叫《失控》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开放和失控的,开放的系统会让信息极致流动,而信息的极致流动会让周转效率极致释放,从而达到极致用户体验。网购的基本业务流虽然只有4层,但是站在全产业链的角度,确是一个立体的网,比如制造里有设计,开发,原材料供应,有工艺技术等等,订单代表需求,当最前端(比如设计开发啊,比如原材料供应商,品牌商)就能掌握和运用需求数据,那就能更有效的生产供应出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毕竟货和服务才是用户价值最大的一块。京东并没有往前端延伸,也没有办法,自己建也就意味着有瓶颈。
想要把这么大的网络建立起来,如果什么都是自己建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开放,让所有角色都参与进来,组成一张商业信息网,我只做帮你增强效率的事。物流我不建,我只建菜鸟网络,帮助物流参与方更好的做物流,每家都有可能是京东物流,商品我也不采,我给你最全面的数据信息帮你做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海拔百川般的把数据汇集,然后利用新技术利用数据,更好的为商家,为上游服务,从互联网的角度说我只是一家商业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公司!有了全链条上的数据而不必纠结于是不是自己的,才可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好像说这些跟我们做电商的没什么关系,我认为大有关系,如果仅从卖货角度,两家都是销售通路,都要上,如果你是做品牌,做细分领域第一,做线上线下融合,迎接信息时代的商业变化,当然天猫会更好,因为它会提供全息的用户数据和供应数据!
明天看来得说说怎么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