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七一,公司都会组织党员同志们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忆苦思甜,或缅怀先烈,今年与往年稍有不同——登山。客车载着大家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纷拢,在一处貌似农家庄园的地方停下来。深深吸了一口山里的清新气息,转身问同事,此为何处?曰:北屏山。
北屏山不知其名何来,但其层峦叠障,绿树葱葱,却是犹如一座天然的屏风,庇护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而这里的人们依障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因地致宜开发了众多致富项目,如大樱桃采摘游,农家饭庄等,这里的樱桃品种很多,据说新培育出的含硒樱桃竟具有天然的牛奶味,还有自家粮食喂养的野猪,肉质鲜香。虽说心向往之,但这并非此行的目的,向最高峰进发。
同事们业已三三两两结伴而上了,虽说有一段环山路水泥铺就,但很陡峭,有的体力不支,中途就打道回府了,有的则走走歇歇,队伍显得凌乱不齐,还没走到三分之一就大汗淋漓了。路旁草丛中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上书感恩两字。不知何人所立,我猜想大约是当地住户感恩北屏山的馈赠吧?我总愿这么妄自菲薄,胡思乱想。不是吗?有机会登山一游,我们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呀!公司不正象北屏山一样如一把大伞为员工遮风挡雨,面对一些不如意,想起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一句话,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路的两侧偶尔会出现野果,如毛樱桃、桑葚等,摘几个放在嘴里,浆液四溢,酸酸的甜甜的,生津入脾。走着走着,不知什么时候水泥路早没了,变成了泥泞不堪的土路,偶尔路旁会见到围成一圈圈如彩旗一样的藏幡,或是会出现一堆堆的青石堆,应是藏人的风俗习惯吧,不是很了解,但走进前可以清楚看到经幡上用藏文印着密密麻麻的经文和一些佛像图案。终于,眼前豁然开朗,极目远眺,一切尽收眼底,山下农庄炊烟袅袅,山间烟雾缭绕,山风徐徐吹来,树丛在云烟之间若隐若现,宛若仙境。不远处一座阁楼还没竣工,旁边是一山洞,与外面的炎热明亮相比,进入洞内,真是别有洞天。第一感觉是好凉,登山时的汗水早就化为乌有了,再就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增加了洞窟的神秘感,在两个女尼的帮助下,借助手电或是蜡烛的光芒,依稀可以见到洞内的轮廓,应是天然溶洞开凿而成,石壁隐隐泛光,仿若有水渗出。洞窟主厅上有穹顶,四周错落成座,厅中主佛如来佛像圆形面庞,两耳垂肩,双目微睁,着手着膝,端坐于莲座之上。后来我才了解到,此洞叫古佛洞,原名梦真窟,又称“佛爷洞”,其历史竟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现已经被列为金州八景之一。
途中,突然觉得口渴难忍,对同事说要是有口水喝该多好。同事说,这都受不了啦,前天看纪录片《上甘岭》,那才叫苦呀!给养送不上去,数九寒天穿的是单衣,没有水喝盼来一场雪,喝的是雪水,脚冻得失去知觉了,好不容易有一盆热水,把脚放进去觉得很舒服,再一看,脚都肿得不成样了,难以想象的苦和惨呀!我无语良久,心生感慨。
出去游玩,有人钟情山水风貌,有人嗜好舌尖美味,我却独好人文景观。因为我觉得有文化底蕴才能让人有所汲取传承。上山时只顾着唠嗑,无暇顾及一些细节,后来下山独行 时,一个农家小院到是引我驻足不前,这也许是独处的好处。猜想主人是一位戎马半生的军人吧?因为窗前石碑上书就:宿将归山不论兵,英雄到老皆归佛。性格应属于光明磊落,正义直率的人吧?因树下石碑有言:岂能尽我所愿,但求无愧于心。走进正门只见门楣上悬挂一横幅牌匾:善栖堂,上联牌匾:积善之家,下联牌匾:必有余庆。玻璃上笔走龙蛇:体到悟到得到。侧屋应是主人品茶论道之地,上联曰:品秋后观音可悟罗汉地步,下联曰:饮雨前龙井方知灵隐境界。我欲继续欣赏,可惜主人不在,难以窥视屋内全貌,只能看到一屋子的字画,望而兴叹退步离去了。
农家小屋,果园,菜地,猪圈,狗舍,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我喜欢的生活,多好,解甲归田我也要如此这般。此情此景,梦开始的地方,喜欢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