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的理解

网上已经有很多资料讲解这个问题了,就是instance的isa指向对应的class,class的isa指向对应的元类,而class其实也是一个对象且是一个单例,但是不是元类。

        Test *test = [[Test alloc] init];
        Test *test1 = [[Test alloc] init];
        Class c = object_getClass([Test class]);
        Class c1 = [Test class];
        Class c2 = [[Test class] class];
        Class c3 = [test1 class];
        Class c4 = [test class];
        NSLog(@"c:%@---c1:%@---c2:%@---c3:%@---c1==c2:%d---c1==c3:%d---c3==c4:%d---c==c1:%d",c,c1,c2,c3,c2 == c1,c1 == c3,c3==c4,c == c1);
        NSLog(@"Test元类类型:%@---Test元类类型的父类:%@---Test元类父类是否是元类:%d",[c class],[c superclass],class_isMetaClass([c superclass]));
打印结果:
c:Test---c1:Test---c2:Test---c3:Test---c1==c2:1---c1==c3:1---c3==c4:1---c==c1:0
Test元类类型:Test---Test元类类型的父类:NSObject---Test元类父类是否是元类:1
        Class c = object_getClass([test class]);
        Class c1 = object_getClass(c);
        Class c2 = object_getClass(c1);
        BOOL cIs = class_isMetaClass(c);
        BOOL c1Is = class_isMetaClass(c1);
        BOOL c2Is = class_isMetaClass(c2);
    
        NSLog(@"%@:%d===%@:%d===%@:%d",c,cIs,c1,c1Is,c2,c2Is);
打印结果:
Test:1===NSObject:1===NSObject:1

由打印结果可以看出:c是元类,元类和类是不同的,对象的class方法和类的class方法得到的都是类,类是一个单例。元类的父类是类父类的元类。
另外class方法只能获取对象的类,类对象的class方法获取的也是类本身。而class_getClass()函数可以获取对象的类,如果这个对象是类对象,那么获取的就是元类,如果这个对象是元类,那么得到的是父类的元类,如果是根类得到的就是跟类元类本身。
思考:
为什么OC需要isa有这样一个指针呢?因为OC是动态语言,在运行过程中才知道对象真实的类型,这样才能够通过isa方便的找到对象是否是对应的类型。判断类型的方法isMemberOfClass,isKindOfClass才能方便的实现。类是元类的实例,类方法定义在元类的方法列表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至元数据结尾创建: 董潇伟,最新修改于: 十二月 23, 2016 转至元数据起始第一章:isa和Class一....
    40c0490e5268阅读 1,824评论 0 9
  •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几乎都是抄录的别人的博客,简书文章,在此总结,只是为了方便记忆和以后阅读,如果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LiYaoPeng阅读 5,079评论 1 14
  • 1.ios高性能编程 (1).内层 最小的内层平均值和峰值(2).耗电量 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3).初始化时...
    欧辰_OSR阅读 29,671评论 8 265
  •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几乎都是抄录的别人的博客,简书文章,在此总结,只是为了方便记忆和以后阅读,如果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devCK凯阅读 523评论 0 0
  • 哈喽,这里懒懒宅,顾名思义,我就是又懒又宅的小文静,希望能和你们做朋友。 第一眼印象,基本上见我的人都说...
    懒懒宅阅读 3,074评论 172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