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道的庄子》之“如何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yuè)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cù)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chù)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颜回说:“我颜回得益啊!”

孔子问:“怎么说?”

颜回答:“我颜回忘却仁义了!”

孔子说:“不错,但还不够。”

几天后见面又说:“颜回我得益啊!”

孔子问:“又怎么说?”

颜回答:“我忘却礼乐了!”

孔子说:“好啊,但还不够。”

又过几天见面就说:“颜回得益啊!”

孔子问:“这回又怎么说?”

颜回答:“我坐忘了!”

孔子楞了下问:“啥是坐忘?”

颜回说:“摆脱肢体束缚,排除小聪明的干扰,超然物外摒弃智巧,同和于大道的通化。这便是坐忘。”

孔子说:“同和万物则无好恶分别,通化万物则无固执己见,这么说你是得了贤人的道果啊!我孔丘也要随后从道了。”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这段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完美形象地诠释了老子“无为”的“大宗师”境界。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要真德大道的宗旨,唯有深契“反者,道之动”的密意。将三生万物大而化之,再突破二元的善恶聪巧,与大道通和为一。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对“坐忘”的描述生动易理,这也合了我们书名称之“独道的庄子”丝毫不为过。

堕肢体,即忘我,浑然忘却四肢九窍的束缚依赖。黜聪明,摒弃一切善恶知见,回到灵明了了的本来面目上来。有形的要去掉,无形的也要舍弃。就连“去掉”这心也要舍弃。如此,方才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庄子全篇并没有标明“何为大宗师”,但仅仅几段的描述,加上经文的前后贯穿,一个神气鲜明庄重的“大宗师”形象,一定会在每一位读者心中活灵活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