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讲了问题归属原则,划分了问题区,以及不同的区要用不同的沟通方法。
判断问题区的标准有三条:谁有情绪,谁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同观点并且想要说服他人,这三条满足一条,那么他就处在问题区。
高不高兴,是判断问题区的第一个标准。
判断问题区的第二个标准是,谁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就在问题区。
判断问题区的第三个标准就是,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想要说服他人,谁就处在问题区。
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情绪谁负责,那么谁处在问题区,这个问题就是他的,他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解决,其他人只是支持的作用。
第一个区是孩子处在问题区。
比如,孩子摔倒哭了,孩子处在问题区,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我们不需要对他的哭负责,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站在旁边支持他,协助他从情绪中走出来就可以了。
至于他要怎么哭,哭多久,我们对此不做期待,因为那是他的事情,他的情绪,他会自我负责。所以,当孩子处在问题区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的沟通方法,叫做“支持技巧”,也叫“辅助技巧”,之后在第二章中会讲到。
●第二个区是无问题区,也就是大家都高兴。
我们划分问题区,用各种沟通方法,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无问题区。处于无问题区的时候,更要维护好关系,这样双方处于无问题区的时间才能更长久,有问题的时候才好解决。所以,无问题区同样需要沟通,这个区的沟通方法叫“关系技巧”,我们会在第三章中讲。
●第三个区是父母处在问题区。
这个问题是父母的,父母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影响我们了,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改变。而父母处在问题区,用的技巧叫做“面质技巧”,简单来说就一个字“说”。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呢,这是第四章我们要讲解的内容。
●第四个区是双方都处在问题区,也就是说双方有冲突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用的是“冲突解决技巧”,这是第五章我们要讲的内容。以上几个窗口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行为窗口,遇到问题,有分区,有方法。用图表示的话是这样的:
第4课作业: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行为窗口
2、找出你生活中的三件事,用行为窗口划分一下,看看是谁在问题区,看看这个问题区随着事情的进展是怎样变化的?
3、本次课中最让你有感触的部分是什么
4、有实践:描述具体运用事件案件描述,如:你听完课,对孩子做了哪些改变,往常是怎样的,以后打算怎样(这是成长的关键点)
作业:
1. 行为窗口就是先判断哪一方处于问题区,处于接纳线的上方还是下方。然后针对所处的不同区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2. a. 孩子早晨有时说不想去学校,这时孩子处在问题区,我一听就急了,开始讲道理加命令或威胁,这样我们双方都处于问题区了。
b. 孩子在学校由于纪律问题被老师批评,老师发了微信给我,我心里很恼火。孩子放学回来,问他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说开心啊,这时孩子处于无问题区,我处于问题区。我开始训斥孩子,犯错了还开心啊!孩子不吭声,晚上做作业也不配合。这时两人都处于问题区。
c.孩子肠胃不好,但是爱吃肉。吃晚饭时奶奶,爸爸让孩子吃得太多,我看着很不舒服。这时他们处于无问题区,我处于问题区。孩子睡后,我向老公抱怨,都说了那么多次,还这样!看似爱他,实则害他!两人都生气,这时都处于问题区了。
3. 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要什么事都觉得必须自己解决。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解决。自己只要起支持作用就好了.
4。 以后在碰到问题,不要急于处理解决,先搞清楚谁处于问题区。很多时候对方只是想说出来发泄一下情绪,共情就好了,并不需要什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