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不能满足你过份的要求时,请不要给我甩脸子

01

今天跟一个同事聊天,聊到了她刚被某985重点院校录取的儿子。

儿子考上了好大学并被心仪的专业录取,十年寒窗苦读有了回报,这样的结果让同事一家人都很高兴。

但高兴的日子这才没过几天,同事就说儿子这段时间的表现让她心里非常不舒服。

高考一结束,儿子就提出要买新电脑,什么牌子、什么配置早就计划好了,就等父母掏钱。

因为考虑到上大学必须要电脑,再加上儿子确实考的不错,同事和老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志愿填报结束,儿子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买一部新手机。

考虑到儿子的手机是高二新换的,因为学习忙,买上就没怎么用过,同事和老公没有痛快答应儿子的这个要求,为此儿子很不高兴,家里的气氛也没有刚考完那么融洽了。

后来,同事和老公看着闷闷不乐的儿子,左思右想半天,一咬牙,把买手机的几千块钱转到了儿子的微信上,儿子当天就拿到了想要的手机,家里终于又回到了“母慈子孝”的氛围。

在等录取通知书的期间,儿子和同学相约出去旅游,在外十几天时间,花费五六千元。

游玩途中,儿子打电话给同事要钱,说是看上了一台七八千块钱的单反相机,买相机的理由是手机像素无法拍出旅游途中所见到的震撼景色。

同事夫妇这一次坚决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儿子极其不高兴,有两三天时间没有给同事夫妻俩打过电话。

游玩结束回到家,录取通知也下来了,儿子在家天天玩游戏到半夜,早上不到十一二点不起床,同事心里窝着一肚子火,但想到孩子辛苦了三年,难得有这么一个放松的假期,就什么都忍了下来。

这几天,临近大学开学,同事一家人坐一起计划儿子上学要带哪些东西,儿子又提出他需要一个iPad,同事的内心极度抓狂,她不明白自己养大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得寸进尺不知足。

同事说,儿子要的这些东西以她和老公的收入也能买得起,但她就是不喜欢儿子这种得寸进尺丝毫不知道体谅父母、把父母当成提款机的态度。

聊到最后,同事责怪自己说,孩子的毛病都是大人给惯出来的,真后悔孩子小的时候要什么给什么,适当的拒绝和延迟满足或许能让孩子懂得感恩和体谅父母。

02

前几天我的表嫂也给我诉说了同样的困惑。

表嫂的女儿今年也高中毕业,但高考成绩很差,只能上高职院校。

但她女儿对高考结果毫不在乎,试一考完,就嚷嚷着要去这儿哪儿玩,而且也要新手机、新iPad。

为了照顾女儿的自尊心,表嫂没有拒绝女儿的要求,以免被女儿认为是因为自己试没考好,父母才这样绝情。

表嫂想手机买了、iPad也给买了,还出去玩了十多天,这下该满意了吧?

但她女儿不这么觉得,游玩回来后,女儿天天出去和同学玩,几乎每天都向她伸手要钱。

更让表嫂烦恼的是,女儿交上了一个男朋友,据她所知,每次出去玩,男朋友的花费都是由女儿承担的。

表嫂年轻的时候因为宫寒不孕,几经调理身体,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怀上了这个女儿。

女儿出生后,表哥和表嫂十分宝贝她,从小养到十八,几乎女儿要什么给什么,无条件的满足女儿的各种要求。

我记得以前表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挣钱就是给我丫头花的,要不我那么拼命干什么?”

但这两年表哥表嫂年纪大了,生意也没以前那么好做了,想让女儿体谅一下自己挣钱的辛苦时,却发现女儿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有时稍微说一下,女儿便拉脸子不高兴。

表嫂悄悄告诉我,她现在是有苦难言,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你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就想着她能自己懂事一点体谅一下父母挣钱的不易,但女儿看上去毫无这个意识。

03

像同事的儿子和表嫂的女儿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按理说,他们已过了十八岁,应该考虑怎样去“独立”,而不是无节制的盘剥父母。

但他们提要求的时候却很少去想父母心中的感受,父母不是提款机,随时想取就取,父母的钱也是一分一分辛辛苦苦赚来的。

他们不知道:

爸爸买双皮鞋要再三挑选,考虑性价比。

妈妈看到喜欢化妆品,因为太贵,拿起来了还要再放回去。

生活在农村的爷爷奶奶,一辈子没到过省城,赶趟集市多买几斤肉也要心疼半天。

农村的亲戚种上十几亩地一年头到头下来,收入也不过三四万块钱。

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却要为学费发愁,你一个假期花掉的钱可能是他们家整个一年的收入。

你在考虑该买苹果还是最新款的华为手机的时候,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连一部最便宜的手机也拿不起。

你整个假期或游山玩水或沉迷游戏,那些农村的孩子或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或在建筑工地挣学费。

04

好多父母抱着“我挣钱就是给孩子花的”态度,从小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无条件满足,这就造成了孩子觉得无论父母给自己买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错觉。

“父母的钱就应该我花”、“父母的钱就是我的钱”,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界限感,每个得寸进尺的孩子后面都有一对曾经无条件满足孩子需求的父母。

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做家务挣零花钱,18岁后要靠自己挣大学学费及交医疗保险金。

我们中国的孩子十八岁后大多数还在伸手向父母要钱,有些父母感叹,孩子上大学后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一打电话肯定是向家里要钱。

曾经有一篇文章很火,是一位妈妈写给儿子的信,信的大意是,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了,还处处给母亲提各种要求,要求母亲给自己领回家的女朋友做好吃的,要求母亲为自己和女朋友在市中心地段买婚房。

在信中,妈妈拒绝了儿子的要求,这位妈妈讲到,“儿子,我养你到大学毕业已经足够了,你没有权利要求我为你做这做那,不能因为你是我的儿子,便要绑架我的一生。”

教育的最大成功应该是养出一个早早能够独立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个渐行渐远渐分离的过程,我们应该早点让孩子知道,我的“钱”不是你的,你喜欢的那些东西,你蛮可以自己去付出劳动去获得,而不是用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来要挟父母。

最后,我想代表那些和我拥有同样观念的父母对孩子说:

孩子,按道理我养你到十八岁就可以了,但为了你能更好的完成学业,我可以延长期限养你到大学毕业,但请你明白,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付出辛勤劳动得来的,我不愿满足你过份的要求时,请不要给我甩脸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没有人的陪伴,当夜晚降临,屋内一片漆黑。老人坐在火炉旁,看着火光闪烁,他有家人,但屋内总是只有他一个人。没...
    木子吴桉阅读 493评论 0 3
  • 今天是我们五、一班值勤的日子,天气真暖和,老天对我们挺眷顾哈。早上小宝在家,我并没去值勤,中午、下午提前下班去的...
    傻瓜也有爱阅读 198评论 0 2
  • 农妇忙拍角,竹链起舞落。 白骨乱发开,黑籽滚筛怀。 云天随笔己亥四月廿十
    df7b817f34ba阅读 91评论 0 2
  • 我坐在窗前,可以看到微风把柳树的枝条轻轻吹起,好像是风孩子欢快地在荡秋千;可以看到雪白的梨花在枝头欣然怒放,就好像...
    小丁满阅读 277评论 0 0
  • 告别寒假,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在这里,团团真诚地对大家说一句,“理工大欢迎各位筒子回来”。 也许在很多筒子眼里,开...
    来自芒果镇的小影阅读 5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