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凝眉 【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入选辞及赏析:
这是央视版《红楼梦》(1987)的主题歌,是对宝黛爱情悲剧形象化的诠释和演绎,多年以来一直脍炙人口,深入人心。尽管她最初的原唱者陈力只是一位女青工,名不见经传;然而,凭着自己对这一曲《枉凝眉》刻骨铭心的体会和感悟,凭着自己那“清水出芙蓉”的倾情演唱,凭着演唱中那细致入微、无以复加的情感投入,陈力都将是《红楼梦》歌曲,以至于整个歌坛历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当然,对于许多红迷来说,这首歌是谁唱的,并不重要;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百读不厌、历久弥新的好诗!
这部《天光云影长歌行》,侧重于对歌词创作的述评与赏析,因此,以下的表述将有别于常见的红学论著。先看标题,“枉”,白白地,义近“冤枉”;“凝眉”,紧锁着眉头,犹言凝眸,林黛玉曾被宝玉戏称为“颦儿”,秀眉微蹙是她常见的神情。从这个角度看,当年央视版《红楼梦》的编导们将这一曲《枉凝眉》作为该剧的主题歌,自是大有道理的:在他们心目中,本歌就是以黛玉的口吻,唱出了梦断红楼的悲情!黛玉前身为仙草,故有“一个是阆苑仙葩”之说;与此相对应,贾宝玉就是“美玉无瑕”了!我的天啊,宝玉“无瑕”?曹雪芹老先生也太自恋了吧,对宝玉也太偏爱了吧?有人据此认为此曲并非歌咏宝黛,也不无道理。本人绝非红学家,故姑且仍然按当年央视版《红楼梦》的立意行文。由于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以下几句,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以缘释情,写得极为幽怨、凄婉!你可以不以佛教为然,然而,不管怎么说,缘起缘尽的意识与思想,对国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极为深远的。或许,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关注的重点,并不是遇与不遇的问题;而是,宝黛之恋为何最终“心事终虚化”呢?“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番慨叹之后,歌词作者打了个绝妙的比方: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也是够形象、够传神的了;只是,它优美得让人肠断、心碎!面对着这咫尺天涯的爱情,黛玉只能悲悲戚戚,发出这样的感慨: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泪尽之时,黛玉撒手人寰!或许,红楼本是梦,草石幻渺中。一代红颜,最终香消玉殒,饮恨大观园。整首歌押a韵,听起来,就像目送着凄风苦雨中飘摇着的片片花瓣,催人泪下。于是,在一声长叹之后,我们良久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