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家住二楼,窗前就有一树金桂。推窗香气浓郁。赏桂不用去满陇桂雨,家里就行。桂香之下,观越剧《玉簪记》,最喜“逼侄赴科”和“秋江追郎”那两出。秋天、秋桂、秋江,多美呀。珍贵的爱情,秀丽的风景,总是让人喜悦,忘却烦恼。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秋江骊歌最可怜,难追檀郎鞍辔边。

木樨不识东君换,犹弄金黄几朵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玉簪记》简介:此剧是明高濂所撰。叙述南宋书生潘必正与陈娇莲(妙常)偶然与巧合的爱情故事。

书生潘必正与官宦之女陈娇莲是指腹为婚的夫妻,因金兀术南侵,陈娇莲在兵乱中与其母失散,几经波折,不得已投身在潘必正之姑母潘法诚所主持的女贞观中,庵主为陈娇莲归依并赐其法名妙常。

潘必正赴考不第羞于回家,亦寻思投靠女贞观庵主即其姑母潘法诚,因而与妙常在女贞观中相识。一日,陈妙常月下弹琴,潘必正爱慕道姑陈妙常的文采风姿,故意以琴曲倾吐心声,试探妙常心意,妙常碍于道姑的身分与礼教,遂回报琴曲婉拒。必正落寞告辞后,妙常卸下心防,禁不住吐露心意,却被躲在门外偷听的必正出声点破,两人心意渐通。

潘必正相思成病,妙常与住持来探望,书僮进安谎称妙常有治病之方,潘必正信以为真,精神大好,后来才知为进安所诓。陈妙常因见潘必正而心思飘荡,填词【西江月】以寄情思,寐于桌案。适时,潘必正闲步漫游,见妙常房门半掩, 挨身而入,见词中情意尽露,喜不自胜,欲偷取诗文,不慎惊醒妙常。妙常假意恼怒,必正唸出词句,妙常见无法再隐瞒相思情意,遂与必正定下盟约。

女贞观主持潘法诚怀疑侄儿潘必正与妙常情意相投,恐破坏佛门清规,于是严厉催促潘必正立即离庵赴试。潘必正虽难舍妙常,但见姑姑如此坚持,无奈之下只好不告而别、黯然而去。陈妙常闻讯赶至江边,见船已行远,只好雇小船追上,两人在江中,诉说相思情意,并互换定情之物,最后依依难舍,含泪离别。尔后,必正得中进士,迎娶妙常,两人一同返乡,与家人团聚,方知妙常即是自幼婚配之陈娇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