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歌德
24岁的歌德用四个礼拜的时间一气呵成这本世界巨著,它不足十万字,两百多年来,一代代青年却被它感动。它的艺术高度,巨大影响,文学地位毋庸置疑。对于21世纪的青年我,它还有此魅力吗?
读维特写的近百封书信,如同听一个远方的朋友敞开心扉动情倾诉,知晓他的遭遇,我的内心怎能平静?一个可爱,正直,善良,叛逆的年轻人最后选择开枪自杀来结束宝贵的生命,不禁令人洒下同情的热泪。
维特是个家庭富有的青年,为了逃避此前遭遇的不幸(女友离世),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城市郊区买下一座花园带个仆人过起隐居的日子。他热爱自然认为“只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艺术家”。在这里他欣赏美景,读书,作画,缅怀过去,亲近儿童和纯朴的村民。在乡下一次舞会上他对夏绿蒂一见钟情。他如此形容自己迷恋的姑娘:那么聪明,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
遇见夏绿蒂,维特的灵魂仿佛有了栖息之所,失去她,维特最终陷入无法自赎的绝望深渊。“威廉,你想想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维特如是说。人生中总有一段年纪认为爱情高于一切,活过这段年纪也许就能学会向世界妥协,维特虽曾尝试与世界和解,却以失败告终。夏绿蒂完美无瑕,但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阿尔伯特。他善良高尚把维特看做亲爱的朋友,他们互相敬重爱戴。正因如此,自卑自责嫉妒,进退两难的痛苦逼的维特心力交瘁,再次逃避。
他顺了母亲的心愿到宫廷供职。远离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来到充满规则教条的宫廷,热爱朴素与自由的维特与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和碌碌为利的市民生活格格不入。在公使馆里的难堪,失败,屈辱使他觉得自己毫无出路,连赖以平庸生活下去的本领也没有。结果,他任由自己古怪的感情、思想以及无休止的渴慕的驱使,回到夏绿蒂生活的地方,一个劲儿与之周旋,毫无目的、毫无希望的耗费自己的精力,既破坏夏绿蒂的安宁又苦了自己。“这是最后一次,维特!你再别想见到我了!”夏绿蒂的拒绝,坚定了维特永别的信念,永别唯有一死。
表面上看,维特是为爱殉情。我更认为轻生是他对世界最后的反抗。维特是软弱的,他敏感脆弱,一直逃避现实,逃避即是他对抗的方式。他无力改变命运,也无法改变自己,他的死是性格和命运的双重悲剧。
郭沫若说,《维特》是一部永远年轻的书,是一部青春颂。维特——热爱自由和艺术,热爱自然朴素的生活,重视真实的感情,讨厌刻意的理智冷静,同情穷苦的人民,鄙视迂腐的贵族虚伪的市民,他的内心本是充满热情向往与追求,他家境殷实本可以过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然而,一个如此美好的年轻人倔强到绝不向世界妥协,不惜以死明志。维特被时代压抑致死。他的死激起德国青年一代埋藏于心的不满炸药,近而影响整个欧洲,再而风靡日本,乃至中国……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说,维特代表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
这样的青年已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去,只留下一个时代的背影。毕竟没有一个青年再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自己的挚友倾诉衷肠。可是啊,青春的热情,向往不会过期,青春的烦恼,迷惘不会消失。青春不可能不追求爱情:与心爱的人儿在山丘上深夜絮语,为心爱的人儿朗诵一首情诗,弹一首心有灵犀的钢琴曲,跳一支心照不宣的华尔兹,共读一本感同身受的书籍。青春不可能不失去:离世的亲人,无拘无束的自由,无忧无虑的韶光,不被祝福的爱情甚至坚定的信仰。
维特是没成熟的青年——始终保持一个少年的心性。歌德晚年对他的秘书爱克曼讲,维特是他“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出自我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这部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小说呈现出艺术与真实交融的魅力,它陈述的青春值得后世一代代青年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