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大多有怕黑的经历吧。
白天爬来爬去的床底,钻进去躲猫猫的衣橱,到了一个人睡的夜晚,就变成了怪物通道。想象会有怪物会“吱呀”一声,悄悄推开柜门,露出半个头;在失眠的夜晚,床上有一只睁得大大的眼睛,床底也有一双幽幽的。窗外,月光下的树影也在张牙舞爪面目狰狞,敲打窗棂想获得进入的邀请。
白天熟悉的一切,到了晚上,全变了模样。
黑暗,代表着未知。未知,代表着恐惧。
黑暗中,能飞来小飞侠,飞来仙子,也能飞来各种怪物。
有多少人曾因为害怕黑暗不敢入睡,要求点一盏灯,或者要求父母陪在身边直到睡着呢。睡着了仿佛一切都安心了,却又有梦境在等待着。美梦保护着孩子一晚的安眠,但可怕的噩梦,那些怪物卷土重来,并在梦境中更有力量。除了醒来,无处可逃。
科迪(《房间》小正太JacobTremblay饰)是位萌萌哒的小朋友,天使般纯洁善良,我见犹怜。养母安慰怕“溃疡怪”而不敢睡觉的他说“小时候我老以为有巫婆在挠窗户玻璃,后来发现是窗外的树枝,风吹过,挠到窗户上。”恐惧源自想象,就安心睡吧。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常常希望得到一种“美梦成真”的力量,而科迪竟拥有这种让人羡慕的能力。但是,科迪固然能将美轮美奂的梦境带入现实,亦能将他无法控制的恶魔带入收养家庭。看看他那些莫名消失的前几任养父母,还羡慕这种能力吗?为了不让恶魔出现伤害周围人,科迪只好偷偷吃药整夜整夜的不睡,懂事得让人心疼,却无法阻止造梦能力被人利用,再次铸成大错,恐怖来袭。
引用《魔兽》一句台词“黑暗来自光明,光明源于黑暗。”
梦境中的恐惧,来自潜意识。越被压抑的,越藏在黑暗深处。一场误会,一些不安,引出了天使孩子内心的魔鬼。
黑暗中,没有恶魔,只有心。
要重获光明,就得走入最深的黑暗。直面恐惧,解梦还需造梦人,才能战胜恶梦之茧,幻化美梦蝴蝶。
俗话说夏季消暑有三宝、西瓜、电扇与鬼片。在炎热的午后,看预告片被吓到,做了好半天心理建设,挑个阳光充沛的下午,还打开弹幕护体才敢看的片子,想被吓出冷汗凉快凉快,看到结尾却让人泪目,心里暖暖的是什么鬼?竟被一部恐怖片治愈了,导演,我要跟你好好谈谈,说的就是你,《梦醒之前》(Before I Wake)!
与电影无关的话,当被噩梦困住时,告诉自己是梦境,一切都是虚幻,就能摆脱出来。我偶尔做噩梦并在梦中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时,会通过控制梦境来改变梦境。曾梦见被野兽追赶无路可逃时跳下悬崖时,告诉自己能在空中飞翔逃生;梦见被电梯夹住拖住时,相信电梯能停止;结果将噩梦的走向更改,从恐怖片变成奇幻片,颇有点《分歧者》女主角通过考试的场景。造梦的是我们,解梦的也是我们。
甚至我们所说的“现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呢,遭遇种种又何尝不是梦幻泡影?梦中是醉是醒,是被困还是解脱,是做梦还是造梦?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