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提示:这是一篇较长的毕业感想文,来源于我的大学经历,若能坚持读完再加思考,相信能够得到点什么,不同的是经历不变的是生活。如有想法,欢迎交流。文末点赞,万分感谢!
时间一晃如快进,每每起伏更带劲。
2017,捋一捋写下了我的学年总结;2018,我毕业了。抛开以后学习的机会成本,恐怕再也不能很安分像个学生坐在教室一动不动听讲了。但我还是最喜欢一个职业:学生。人生每个阶段都需要学习,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离开学校以后,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我们不一样,我念的是大专。因为高中对自己学业不负责任,“读书无用论”总能影响意志不坚定、目标不清晰的小孩,到最后,自己选的路肯定自己负责,永远不会是他人。
把握不住的不仅有曾经的遗憾,可怕是现在一边生活一边后悔。
01、大学模样
刚进大学校园或多或少吐槽过学校周边环境,并没有自己心中所想的模样。当然我是其中一个,但过后我停止了有人仍在继续。记得辅导员曾说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信不信即使顶尖的学府也是这般,这是个病态,但我希望到最后不是变成了麻木而是因为真的喜欢。
而我的观念:你吐槽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认为所在的学校就是自己终身学习的环境,我过后不吐槽是因为慢慢了解后变成了真的喜欢并且深知这所学校只是我人生的路过,并非终点。
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这也叫担当;
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今后的每一点成功布局,这也叫沉淀。
02、为什么辞去书协协会会长?
大一的我积极参加活动,希望自己走出去。减少“忧郁”、“不爱讲话”的毛病。因为喜欢书写、热爱文字,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沉浸在“文字游戏”上。并在下学期,我通过考察被选上了协会副会长助理一职,更在期末,我当选上了书法协会会长。
这一切一切感知那样清晰,仿佛昨日刚过般。
但在第一次放暑假的两个月里,我一直在思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难道书协要占我大学生活的全部?不知那天是几月几号,有无风雨,鼓起勇气拨打前会长的电话,碍于学姐对我很照顾,可以说在大一迷途时,是她们指引方向,让我不至于“散墨”。寒暄短言,我的头脑一直在打斗,最后还是支支吾吾表明了来意。
为什么要辞职呢?这可能也是书协十一届小分队和同学对我最大的疑惑!更有当初一起誓盟约定争选四大体系主席的其他三个同班同学。
那阶段,很多人问我为何选上了又退出,有说我傻,有理解、也有义愤填膺的老师。刚开始,我还会慢慢画圆述说求理解,后来人多了就懒得解释了。
很多事根本不值得解释,有些人自己没活明白又怎能听懂你的话,欲了解他人先了解自己。
大道至简:我只想简单做好自己的事!
在我最开始加入书协,我抱着扩大朋友圈,对文字纯粹热爱去的,再后来每天拿着各种文件为申请活动跑着,刚开始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更能享受到外校交流的乐趣,让我真切感到“人外有人”。
但是慢慢的,我的不惑再次爆发,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笑过了、留念了,却没有对自己更多的启迪。似乎只是一个大学生干部的“政绩”表现。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申请、举办各种活动,但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
犹如温水煮青蛙是舒适的,一并煮去了我对大学的向往。我的内心产生了抗拒: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所以,包括以后的工作,发现自己没有成长空间,以我的性格,毅然辞去。
千万别因舒适毁了自己的青春。找准行业,找自己喜欢干的事积累经验,千万千万别一个经验用了十年,还扯着脸皮要求老板给十年老员工的你升职加薪,当然,你可以自己当老板!但你也不希望你的员工如此吧。
03、困惑?
在退会后,同学们的各种声音让我捡到个困惑?因为不乏有干得不开心却依旧在任的。起初我推己及人,可能是梁静茹没给够他们勇气抑或是“官迷”,这些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思维的转变在于和綦宗志老师的交流,这已是半年后,他告诉我推己及人的不当性,这样猜别人永远是在猜自己,更道出那些同学不是没勇气辞职或官迷,更主要是辞去了职务,两手空空不知道干啥,与其不知,不如打发自己。
和有智慧的人交流就是不一样,瞬间茅塞顿开,真有一股“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那天起,我视他为生活的导师。
原来的原来一边抱怨着不想干的工作却一边干下去还安慰自己“功成身退”,再把自己当初不想要的经历教给下一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说,面壁能自省,那跑步、读书也可以。
04、跑步
清楚记得2016年11月28号,葛优躺的我突然有个想法一闪而过:我能不能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不为别的,只是单纯想保持锻炼。说走就走,敢想敢干,那天,半小时的跑步距离是4.4k,无论多少,万里长征是开第一枪了,算是对今天最好的交代。
跑步,真的会上瘾,让你成为瘾君子,享受多巴胺带来的快感。
跑步,更像是谈恋爱,越跑越追求,宛如是一条拔开云雾见西施的路。
跑步,不仅仅是跑出去,更是把自己找回来。
(跑步,......没墨汁了,上篇:2017年度总结也讲了,避免重复,如有兴趣,请翻阅)
05、读书
我没读什么书,以前除了看不完又不爱看的教科书,没有读书的习惯。
在大学读书的日子中,我认为读书不仅要勤动脑顿悟生活,更要勤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会根据书中的内容写写随笔,无墨不能读也。
书非买更不能读也,自创了“读书基金”。旨在每月花两百块钱购买图书为远方添砖加瓦,也是打造个人品牌途径之一,如果其中一月未更新书单,图书钱也能享受货基收益,一举两得。
未来,一定是个人品牌价值千万的时代。
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把自己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去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打造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就不跟各行业大佬逼逼了,道理谁都懂,人至践才是真,也非常欢迎书友一起分享书单和心得。
以下是我的选书模块,作为经管系学生,读书偏好是人文社科和经管,所以,数理化计算机我涉猎极少,一周一本理财书是经典必备。
选书首先要避开烂书,以下是操作指南:
1、
除了教科书,在其他任何领域,由一群人“编写”而不是“著”的书,都不值得读。编写的真正含义是,在网上搜罗材料,将内容胡乱堆在一起。
2、
豆瓣评分在6分以下的书,不值得读。豆瓣高分书籍不一定好,但低分书籍几乎百发百中。
3、
紧跟新闻热点出版的新书,一般不值得读。
我喜欢的书单入选范围:
1、喜欢的作者、出版社
2、喜欢的书中所荐书
3、历史书籍(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
4、投资管理
5、名人传记
6、营销书籍
7、相关法律
阅读,无非分两种:一是读“薄”——也就是1天阅读1本书;二是读“厚”——书读百遍,或某段时间只沉浸在这个作者这个系列里。
更多人觉得读书苦,很难读下去。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毕竟,一个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咽下生活的委屈?
这是我所看到和结合自身读书经历总结的,往后也会逐渐具体增删描述。在书单这件事上,最好是切身自况,从自己出发,哪怕是不讨喜,众人去处我不去。
06、认知能力
我对“认知”两字来源于蔡叔的公众号“请辩”,届时蔡叔的书《认知突围》畅销热卖中,遂下单并隔天花6小时看完。对于《认知突围》真的蛮好的。记得里面也说过: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那你是否真的懂得道理还是一知半解还是不懂装懂,如果真懂那去实践了嘛?如果是后两者,即使去实践也会产生偏差!这是这本书带给我对这句话的认知。 所以真的觉得读过的书,看的风景,就是你人生的格局。
当面对两种选择,一种是报酬较多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获得,一种是报酬较少却能较早获得,人会往往不理智地选择后者。
而这一切来源于对背后回报的认知差异,尽管我们都知道锻炼有益身体健康,阅读有利于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但我们还是很难克服人性的懒惰去持续做一件事。
知道是改变的开始,行动才是改变的抵达啊!
如果有人给你一个亿,让你未来二十年每天锻炼身体,阅读思考,你可能还是会咬咬牙坚持下去。这一切归根不再是你口中所说的懒惰、很难坚持等,而在于背后的认知是否强大。
好比投资,我们都知道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但很多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转而去追高杀跌,你说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它是由一场认知差异带来的收益比率,更是一场短视和宏观视野的比较。
我们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执行力!
07、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不仅仅是物质,也是对金钱的态度,更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具体操作。
2015年9月份,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我犹如迷惘的小鹿,更对该专业(投资与理财)无知所措,我在思考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我总在尝试,抱着第一个吃螃蟹的态度。偶然看到“水媚物语”创办的长投网在线上开设理财小白训练营,而这一切的花费仅需9元,你没看错,9元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吃亏,仅仅是一份早餐钱,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也许有不一样的成长呢?
生活总是会因为你的勇敢而格外眷顾。我在这个训练营获得了“优秀毕业生”。这个称谓算不上什么,但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以及自己思维的转变,更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进一步的思考规划才是重中之重。
与其躺床上想一万条路,不如穿好鞋迈开腿,那些意外的收获都是在路上顺便拾取的。
大到投资,小到理财,最基本的要素是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
投资理财,其实是理财投资,必须先理财再投资,两者顺序不可颠倒,投资的前提一定是已经保障了本金的安全,即使投资部分有所亏损,也是投资者能力范围可以承受的,也就是说,投资不论成败,都不影响投资者现有的生活质量,只会使投资者的生活保持原样或有所提高。“赌博”风险极大,往往是为了“回本”,以赌上身家性命和本金为代价,“赢了就吃龙虾,输了就回老家”。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投资,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投了;一点都不想付出,却想着月入过万,十几万?那是做梦了。
08、投资
人生是一场投资,本钱就是你的三万五千天。
关于投资精髓:
找到好公司(靠长期的眼光);碰到合适的买入机会(靠运气和耐心);持有(靠对公司的理解和对市场波动的理解)。
关于持有,我们总说长期持有,那到底怎样的投资周期才算是长期抑或如何才能做到长期拥有者?
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对公司的认识,只有相信公司长期的价值,才可能长期持有;
二是对市场的认识,认识到市场波动无法把控,就不会“高抛低吸”赚市场差价的钱。
三是对自己的认识,如果一笔投资让你夜不能寐、寝食难安,相信也长期不到哪去。
总结:相信公司、认识市场、认识自己,你的投资周期,长期持有概念才会实现。这份信心,这个周期,有可能延伸成为“遗产”。
如果没有第一、二点的能力不打紧,仍可选择投资,周期依旧选择长期持有,那就是投资——指数基金。
当然,它的门槛是第三条对自己的认识,只有把握自己能够不辞劳苦地拿住,无论贫穷或富有,疾病或健康,可算是成功的长期投资者。
关于GAFATA:
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
Tencent、Alibaba.
他们分别是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腾讯、阿里巴巴。
这些股票现在股价都很高了,还有买的这些股票都是我们知道的,有没有暗箱操作,来一波黑马神操作?
首先,股价高的,可能会更高,股价反映的是当下市场情况。从长远看,股价的涨跌跟公司的商业价值有关,和当下市场关系不大。换言之,强者愈强。
其次,买股票的本质是投资好公司,并非一分钱进市看涨跌,一块石头测深浅。再者,抱着不当的心态突杀股市,小心达康书记发话:我市(股市)绿化面积即将抵达95%,这也是圈中所讲的投资者盈利大多:七亏二平一赚。
最后,既然投资股票就是买入好公司,而那些家喻户晓的大公司起码在这点上做的不错(不同是你要学会比较背后的商业模式与价值成长),我们更愿意相信学习能力强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当然即使是GAFATA等大公司,也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在市场这只手掌心向下时,抛售他们。这就是“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这些股票虽在整体市场波动下股价有所变化,但他们的功能仍活跃在我们智能手机屏幕上,而多数人基于羊群效应选择退出市场。
有意思的是,那些我们都知道的股票,终有少数人承受了那份低迷的焦虑,拿住了相当多投资者拿不住的公司股票。问自己,到底是想赚市场的钱还是超额收益。
选股就是选行业,选股获取超额收益,这个超额体现在哪?实话说是不确定的,但一个好行业就是能够做到,你我应该把耐心交给时间。好比有氧运动选择跑步,我们不能精确知道跑步最后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但总体是更积极健康,超额的模糊性和概率性也是众人发生选择分歧的点。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股票代码本身无意义,公司才是价值核心。
不变的是涨跌,起伏永远是心态。
鉴于投资股票就是选择买入好公司,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代码下公司的好坏?抑或偶发金融危机、“黑天鹅”事件又该如何?无独有偶,每一次金融危机,市场都会淘汰一批烂公司,但真正好的公司总是能存活下来。所以,应该对危机重新审视。
危机,到底是危险还是机会?
1、经常阅读财报挑选能长期盈利的好公司;
2、定期买入并长期持有那些好公司股票;
3、努力工作,赚钱,提高多方面收入来源;
4、金融危机,通过财报甄选被严重低估的好公司并买入坐等股价回升;
5、重复以上;
补充第四条,好公司难找,金融危机,大有被严重低估的普通公司,便宜是硬道理,也可买入持有待股价回升再落袋为安。
尽管财务报表可以以假乱真,但是时间会说真话,财富不会造假。
退退一万步讲,如果没有学习过该专业或主动甄别公司的能力,是否无药可救不能投资?
没有无药可救一说,比越早开始学习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更何况,投资,是一条不断学习和认识自己的路。
当然这里还有一份懒人投资指南,因为好公司是看得到的,例如前面谈及的GAFATA,觉得股价太高,无过多资金配置组合,可选择投资——QDII基金。
09、下一代?!
中国特色下的社会,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总希望给下一代留点财产,但也怕无功却收禄的心态使子女变得不踏实。
如果,将指数基金作为你的财产,答案是一石二鸟,孩子也没有不劳而获,更是站在上辈人的肩膀上打理、探索生财之道。我们总说“授人以鱼不如以渔”,这何尝不是一种理解。
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智商、情商,更离不开财商,特别是在越来越富强的中国。即尽早让孩子接触财务终究是良大于弊,能够引生较敏感的财务嗅觉,这可是无形的财富。
巴菲特曾在二十年里十几次推荐大家购买指数基金,我把指数基金的重要特点归纳于——新陈代谢、长生不老。美国道琼斯指数起于1884年,迄今有134年历史,在此期间经历过一战、二战、金融危机等爆发,但仍由起初的40多点发展到现在二万四千多点,足足翻了600多倍,试想,这是不是一种通过几代人守护积累财富的点?!
再次证明了: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学习理财投资的,都有一颗财富自由的心。如果你通过努力达到了,这就完了?别闹了,这才刚开始,还有家族自由呢?财富继承呢?当然这里的财富继承不受限于物质,更有在路上习得的品格(自律、坚持、感恩等)。
投资人真正最幸运的,其实不仅仅是赚钱,而是还能赚时间——绝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自由安排感兴趣的事儿。让赚钱为生活服务,而不是生活为赚钱服务,这才是投资最珍贵的地方。
很多人都说,我还是个孩子呢,还没想到这一步。却有人转眼毕业成了家,那一刻再问自己到底是想清楚还是懵着结婚的?比懵着和走一步看一步最好是提前规划,尽管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起码心中有底胜似大海捞针,你觉得呢?
已发生的都是注定要发生的,你能做的,就是从中学到某些东西。
最后,谨以此文:
送给已毕业的学生们,是否因生活把理想湮灭了?如果没有,到哪一步了?
送给正要毕业的学生们,生活不会辜负精心准备和满脸笑容的人。
送给还未毕业的学生们,不努力养足资本,拿什么面对未来?
送给准大学生们,一定要勤思考、多学习、多锻炼,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鸡汤文也好,正能量也罢,反正我是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