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晚年(蒋样太)
我已八十高龄,老伴七十年华。我夫妇一生共生育七子一女,长子和女儿年幼夭折,其他六子长大成人。古话说得好,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我二老的晚年,六个儿子都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也过上了一个欢乐幸福的晚年。
我的大儿子蒋铭泉小的时候由于弟弟多,家庭生活贫困,念了三年书就出了学堂门,帮父母一起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他喜欢看书学习,自学了很多知识,不亚于一个初中生,更懂得团结和睦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2013年除夕,蒋铭泉以长子的身份主张父母、兄弟六家一起过年吃团年饭,正月初一白天不外出齐聚一堂唠家常,晚上举行家庭会议。承办团年饭从老大开始,从大到小依次轮流。从此每年的除夕团年饭成为了我们一大家子人的一种期待,正月初一晚上的家庭会议更是孩子们的憧憬与念想。家庭会议上充分发扬民主,大家互相提建议、谈团结,内容主要涉及相亲相爱、讲道德、有孝心、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等一些教育孩子们的一些故事。会议上除了长辈们讲故事,也要求每个小孩都要发言讲话,讲自己的收获,讲自己的打算,哪怕讲一个故事也行。这是培养小孩讲话和思考能力的机会。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夜,大儿子蒋铭泉端水给我洗脚。我虽是八十高龄但身体很棒,我很尴尬,表示拒绝,要自己来。儿子轻声对我说:“爸,您配合我吧!”我就知晓这又是教育孩子们的一招。我配合儿子让他给我洗脚。见到这情景,八岁的孙子拿来了毛巾,十二岁的孙女儿寻来了袜子给我换。这一招真灵,立竿见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个尊老爱老孝顺长辈的种子。我想以后我的儿媳们同样会得到她们儿媳们的尊重和孝顺。这样一代代往下传,我们年迈人就会一代又一代过着幸福的晚年。小孩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孩就好比是根幼苗,弯曲了就要扶正,往上长大就是材料。
我第五个儿子叫蒋铭国,先后任教过几所学校,是一个高级教师,做起事来非常认真、诚实,他教的班级成绩都很优秀。有一次我对我老伴说:“老麽仂,我都活得还可以,外面的世界我也看得不少,到过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天津、合肥、杭州、南昌等地。你就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我总想带你到外面去游一下,欣赏一下外面的风光。”五儿子就记在了心里。
2016年暑假五儿蒋铭国买了一辆汽车,于是他就利用暑假、国庆、端午等节假日开着自己的小车子带我二老到了本省不少景区欣赏风光。万年神农宫、乐平洪岩仙境、鹰潭龙虎山、九江浔阳楼、庐山三叠泉、南昌八一广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正月期间他们兄弟还商议带我二老去国外游一游。
无论是兄弟还是妯娌,在我二老头上花钱从来没有过斤斤计较的思想。我老伴病过几次,都是妯娌们护着,在医院里守着,争着付医药费。平时不是这个买鞋子,就是那个买衣服。我全家二十多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从来都没有红过脸,都能和和睦睦相处。
有一句俗话“兄弟指望兄弟穷,妯娌指望妯娌丑”,我认为是不妥之言,是一句破坏家庭团结的话。我家里老大蒋铭泉,老三蒋铭雪,老五蒋铭国,老六蒋铭凑兄弟四人共同建了一栋连体楼房,高三层半,长二十八米一字排开,四扇大门,院子门前是村里大路,大路对面是村里戏台广场,空旷辽阔。附近几个村庄人们都需要从门前大路经过,刚盖好那会儿,路过的人们都不禁称赞这一字排开的三层半楼房就像一个什么大单位,气派大方甚是美观。
2004年建房子之初,我和他们兄弟几个围桌商议,只有老大、老五有钱,老三没有多少钱,老六刚结婚更没有钱。我发表意见,房子一定要连体做,你们都是亲兄弟,谁有多少钱就拿出来,房子做好了再来还钱。老大、老五同意了我的意见拿了二十多万。房子做好后,由于地基的原因,晒基有大有小,厨房也有大有小。最后房子没有分,而是从东到西,从大到小分配。这就是他们的亲和爱。
2017年的腊月三十,大年除夕夜,五儿承办团年饭,妯娌们忙着洗菜、切菜、炒菜,兄弟们忙着贴对联、搞卫生。团年饭做好了,摆了三大桌,放过鞭爆后大家开始吃团年饭,老五用手机拍下了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情景。晚上是蒋湾村首届春节联欢晚会,老五带领全家上台表演了全家福节目,我借此机会向村民表达我年迈人的心情,也对蒋湾有志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
如此晚年,我们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