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烛之光74丨坚持阅读五年半,我收获了什么

网图,侵删

各位书友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下阅读心得体会。阅读是件美好的事,可以汇聚成星河。

从2016.9.16至今,我坚持阅读五年半了,这五年半里,发生了些什么?阅读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首先,眼界开阔了。

当别人眼中只有吃穿住行和家里长短的时候,我想我是有诗和远方的。我和他们不一样的,我要去黄山看日出,我要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奔跑,我要去北京爬长城和参加升旗仪式,我还要去赶海,打捞多种海产品回来。

其次,心态变好了。

因为书籍,我能忍受夜班,那种从下午6点开始清晨4点结束的夜班;我能忍受偶尔连续上三个班不抱怨,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这世上有的人的工作,是从第一天晚上6点到第三天清晨4点结束的;我能忍受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拿着本科学历、较好的修行、加倍的努力,在和初中文化的同事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我能忍受人生的起起落落:当父母说不给我带娃的时候、当举家从发展正好的微电园搬到璧山的时候、当人们对我说不的时候、当人们对我的孩子说不的时候。我一直在坚持,就像坚持阅读一样,一个人重要的不是别人怎样看你,而是你怎样看你自己。

第三,爱好变广泛了。

几年前,我是一个没有爱好的人,如今可以骄傲地说,我也是有爱花的人了,并且爱好还很广泛,每种爱好都会积累得越来越多。热爱阅读,坚持五年半了;热爱写作,坚持三年了;热爱登山,总是创造条件攀登大大小小的山;热爱养花,从大学毕业那天起,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坚持。

第四,影响了我的亲朋好友。

第一个是安安,当初想养成阅读的习惯,有点儿私心是给他做好表率。如今,他能从书里收获知识,寻找乐趣,也学着书中人,做一个能容更多事的少年。

第二个是南先生,当他说要看《复活》《罪与罚》《百年孤独》的时候,委实有些惊讶,一丝窃喜涌上心头,多年的藏书终于派上用场了。

第三个是我闺蜜,一生的挚友。是书籍让她更强大,当她离婚的时候,当她母亲离开的时候,当她前夫剥夺她对孩子的探视权的时候。一个人的格局是被委屈撑大的,经历之后我们才懂得:改变自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四个是我姐,之前是坚信绝对不可能影响她的,姐也多次规劝我要努力工作,不要因为看闲书把养家糊口的事儿耽误了。可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姐来向我求书单了。她买我推荐的《越简单,越美好》《朗读者》,也买自选的《贾平凹的自在独行》《皮囊》。

她给我读《海是藏不住的》,声音有些像哭泣,我知道,姐也有梦想,即使她只是一名制衣厂的女工。我想,她也许也应该像别人一样只追求黄金,可她却给自己买了一块手表。

我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海。虽然,我是海边的孩子,而且我的父亲,就曾是一名海员。
那次看到海,是到外祖母家的路上。沿着乡间的小路,跟在母亲的身后走,总感觉,怎么路边的甘蔗林那,总传来明晃晃的亮光。我趁着母亲不备往那跑,这才看到海。
追来的母亲气急败坏。她说,你父亲不让你知道海的,就怕你觉得好玩自己跑来了,担心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其实父亲担心的不仅这个。回到家里,父亲郑重地和我说:“我小时候就是老觉得海边好玩、船上生活好玩,这才过上后来的生活。但海上太苦了,我希望你在镇上的中学读好书,不要再做和这相关的工作。”

我给她读老舍的《宗月大师》、诺贝尔奖得主露易丝葛鲁特的《野鸢尾》

历尽艰苦之时
有一扇门为我打开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如果书籍能给姐姐带来快乐,我会继续分享,也会告诉姐姐我像说的写的那样过得好或不好。

第五个,我同事的儿子。自从和同事做邻居,终于意识到书房是一大宝藏。除了自家看,也开始外借。但每每有人借我都要拍照,怕他们忘了全数归还。

在我的推推下,他儿子看大卫系列,看南瓜汤系列,看奇先生妙小姐系列,看歪歪兔系列,看乌鸦喂水系列。给孩子送书,看他眼里闪着光,飞奔着向我跑来,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那是渴求知识的光呀!

或许,还有些同样热爱文字的人吧,我们因文字结缘。她会给你每条动态点赞,她会在特别触动她心灵的动态下留下走心的评论,她会在你每次失眠的时候给个贴心的小窗口。

婉仪老师,失眠起来看会书或轻微运动下以体温稍感温热而不出汗唯宜,有助睡眠,还有就是睡前两小时尽量远离手机,实在不行就是尽量避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蓝光会影响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睡眠!供参考。
再给你提点子,自己都在看公号文章,我是个狗头军师[捂脸]!
读完书早点去睡!晚安婉仪老师!我读了两遍,发现是一样的…最主要的是两遍一样认真[偷笑],文章就这么多就没了?
谢谢分享!昨天摸黑读完,怕影响你看书,就没回消息[抱拳][抱拳][抱拳]!

文字有光,我会继续坚持下去。荧烛之光,可与日月争辉。

文/何婉仪

2022.4.1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