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短短的培训,给我收益最大的,就是知道了,什么是被尊重。
迎接我们培训班学员的,除了班主任沈老师亲切甜美的笑容,当然还有初冬时节大学校园风姿绰约的风情,以及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带来的浓浓学术气息。
放眼望去,挺拔的银杏挂一身黄金鳞片,如静止的龙,晃人眼眸,而那粗大的法桐,俯身向下,早为黝黑的地面铺上了华丽的织锦,在它们的衬托之下,那在凉风中精神抖擞的冬青,却正绿意葱茏,身姿曼妙的香樟,则如天女展袖,为步履匆匆的莘莘学子们撑起了无数的伞盖。
培训第二天,班主任老师便顺应大家的呼声,组织了学员交流会。让每个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情况和学习体会,让大家互相认识,加深了解。
然而,六十多人的培训班,要在短短数天时间里,让大家从陌生变为熟悉,并非易事,单就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就是一个考验。
临到我了,我说,我长相平谈,名字更平谈,我还是讲讲刚刚经历的一个小故事吧。当然,这样做,并不全是为让大家能记住我的名字,我还有别的想法。
故事是这样的:
那天早上起来,我突然发现前一天可能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我的饭卡弄丢了。
这个刚发到手里才一天多的卡里,充着三百多元钱,是单位给这次学习培训的每个学员伙食补助。而且如果培训期间用不完,临走时可以购买学校指定商店的物品。这让我们有些兴奋,因为很显然,肯定会剩下一大部分。学生大食堂,饭菜比较便宜,一顿饭,几份菜,加一份饭,也就十几元,早餐用不着,是住宿宾馆免费提供的,这样一天两顿饭,如果节省一点,最多三十元,五天时间,还能剩一百多元。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谋划着用余下的钱,临走时买些纪念品,或书籍。
培训班的班主任老师非常负责,在开班仪式上,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包管好饭卡,上面没有密码,谁都可以刷,如果弄丢了,就无法再补办。
可现在,突然发现这卡不见了,我有些恼火,也有些沮丧。几百元钱,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觉得自己还没到七老八十呢,怎么会这样的丢三拉四,简直和得了老年痴呆一样。
回想起来,昨天晚饭还用了一次,肯定发生在晚饭到早上这段时间里,自己的活动范围也就是饭堂、教室、宾馆,要丢也就这几个地方。便先急匆匆地把房间搜一遍,是很没有信心的搜,果然饭卡沓如黄鹤。那么教室呢,上课时一般不会翻腾衣兜的,也就不会掉出来。看来,最大可能是丢在了饭堂里。
而丢在食堂里,找回的可能性,近乎等于零。
这让我长叹一声。学校的大食堂,不说人山人海,也差不多。偌大的食堂,常常是数百人蜂拥而上,而且一拔接一拔,川流不息的。如果到了饭点,你去晚了,得排长长的队,打出饭来,端着盘子,也得东找西找,才会找到个空位。
卖饭的地方,那一排几十个窗口,是风味各异的饭菜,每个窗口,都有一个刷卡的机器,你选好了饭菜,大师傅一勺勺地给你盛在托盘里,交给你前,你得把饭卡放到那个交款的机器上面,不到一秒钟,便扣完了钱,然后你拿卡,端饭走人。
我仔细回想着买饭的整个过程,觉得问题出在最后环节上。当时我一手提着包,一手拿个杯子,等把卡放在机器上,便忘了拿回来,端着盘子便走了。那么,我的这个卡,如果学生发现了,告诉大师傅,便不会丢,如果大师傅发现了收起来,交给后台,也不会丢,但这两种可能性会发生吗?一般只能是相反的结果。
我忽然记起了一个典故,大意是说不要轻易考验人性,人性是经受不住诱惑的,不然,你会非常失望的。临沂兰陵县,有位大人物荀子,以“性恶论”名传千古,更让我能理智地面对这件事。这告诉我,即便饭卡丢了,你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和什么素质、道德什么的挂勾。
想到这里,我几乎不抱希望了。也在盘算着,以后几天的就餐,自己掏腰包呗,下课后,不要再和同学们一起走了,得自己找个小吃部,解决肚子问题。
这自然让我很不爽。出来学习的轻松,初来校园时的兴奋,对名校大学的仰慕,现在全被这张前途不明的饭卡破坏了。
但我还是中午到了饭堂,想碰碰运气,找一找,就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
哪个窗口,记不很清了,大约是在二楼靠东的地方。我挤到第二个窗口,里面是一位胖胖的女师傅,正不停地忙碌着,觉得好像昨晚就是这位师傅为我打的饭。便试探着问,你好,师傅,昨天有没有发现一个忘拿的卡?那师傅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盯着我看。我又补充说,上面有名字的。她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了自己的名字。她噢了一声,说有,便回头对站在她后面的一个青年人说,昨天那个卡,人来找了,名字是对的,你给他吧。那个青年人一转眼向后面办公室走去,肯定是去找卡了。
我闪在一旁等着,给身后打饭的学生们让地方。
眼看着饭卡失而复得,我有些心花怒放,有些小激动,一时觉得四周光辉灿烂,这个学校真是所好学校,这个地方真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真是好人。这么想着,本来饥肠饥肠辘辘的,一时竟不觉得饿了。
一会儿那个青年人来了,边靠近窗口,边搜兜,好像没有找到,我的心不由一沉。他说,我可能把卡放家里了,下午吧,下午来拿。中午你先吃吧,不要紧。一会儿,大师傅给我打了满满一盘饭菜,交给我,并说,你那个卡里,钱还不少呢,好像三百多呢。我说,是的,我们刚来学习的,没用几次。
下午,我拿到了饭卡。
然后我来到窗口,诚恳地向那位大师傅再次道谢,并给忙碌的她拍了一张照。没机会深入了解她的其它情况,只知道,她姓刘。
我现在只是有些奇怪,为什么那位大师傅那么忙,会对一个素昧平生的名字记得如此清晰。
故事最后,我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这所名扬四海的大学,不但有大楼,而且有大师;不但有学养深厚的大师,而且有拾金不昧的大师傅。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古风如鼓,从不远处的东海上,源源吹来,不绝如缕,似乎喻示着这所培育了无数英才俊杰的学府,正在开启着新时代的最强音。
复旦大学,将从此在我的情感世界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因为,我从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是我的名字被尊重,而是“复旦大学”这个名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