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毕业季——就在离别的时候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是一连串的时间节点。日子很长,长得掐指一算已经数十年。日子又似乎很短,稍不留神,恍如一梦,天涯久远。
四年时间,不长不短。经历的事情,不多不少。原来这一切都是正好!
从四年前的初始相遇,想着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集体,到今天就要互道别离。这段时光应该是所有校园生活中最为精彩有趣的一段。因为心智更加成熟,因为情感更加充沛,因为凡事敢于追求。所以,记住的人就多了,记住的事就多了。所以,那么多的看似琐碎平常也就愈显深刻了。
我们一起上过课,我们一起喝过酒,我们一起打过球,我们一起行走了四年……我们的情谊凝结在每一个过往的瞬间,我们的每一次邂逅都是纯粹至简!这就是同学,大学同学。
四年读大学,在一个集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相互陪伴。陪伴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一件值得格外庆幸和珍惜的事情!
一个人过四年很难,很漫长。不同的个体聚合在一起,每天都是新奇,每天都有不同感官上的刺激。听着,看着,触摸着……高兴着,忧伤着,共同行走着……我们在这最美好的年华里默默地无形地陪伴着,所以心灵不觉干涸,有了更多温暖和快乐!不知山高路长,只觉得我们一起就已经如此甚好。我们的灵魂可以深度对话,我们的心扉可以互相敞开,而这一切只因为你是我的同学。
回首四年光阴,难忘的人和事,不了的梦和情。如果人生如同佛珠108颗,这四年应该是其中最有光泽和故事的那一颗!
2017.5.5
相聚离别总有时,回首再忆是青春
上午,进行完毕业典礼,整理寝室里的大小物品,收拾打扫干净,之后领取了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办理毕业手续。
回到寝室静坐、细思,感觉一下子,整个寝室,空荡荡的,我也随之空荡荡的。这种“空”,不是初来乍到的“一无所有”,恍惚不定,而是一种交付记忆和痕迹的怅然所失。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容易生发出感情。就连泥土的味道,树叶的颜色,有时候也能被敏感的附加上感情色彩。每一个物件,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的安然有序,理所当然。
说惯了这个寝室的编号,218;习惯了寝室的四个人(后来的三个人);听惯了我们彼此的声音;看惯了阳台外的那片树林;摸惯了寝室的那把铁锁,那扇铁门……似乎,闭上眼,仅凭靠着想象和直觉,我都能一口气找到这座寝室楼,摸到这个寝室里来。这一切,只缘于熟悉的记忆和点滴的痕迹。
我知道,这座寝室楼许多年后还会在,218寝室n多年后也会在。但当我们收拾完一切准备离开的时候,心头颇有酸楚,因为218见证了一届学生的四年韶华。关上门转身离去的那一刻,宣告着属于我们的218,至此终结。这种告别,没有太多仪式,却叩击了心弦,拨动了伤情。
拿出手机,拍上几张照片,试图留存下最后的记忆。这里不再属于我们,但这里曾经的青春永远属于我们!(2017.6.10)
毕业的尴尬期
23岁,我大学毕业了。时间就是这么的有意思,稍不留神就已经给一切过往打上了以数字来衡量的印记。岁月静安,无论你是否在意,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结束了一个阶段,开始了行程的另一段。
然后,未来、未知、抉择,一系列沉重的命题就会涌上心头,继而是一种隐隐作痛的迷茫。这是所有过来人的心路历程。有些苦涩,有些煎熬,但也注定无法摆脱。
有许多人提到,我初中辍学的同学已经买车了,我高中辍学的同学买房了,如此云云的话。作为20多岁的我,我们,大学毕业了,试想一下,确实没有多少东西可以炫耀。
硕士、博士呢?前一段时间,一些博士艰难找工作的话题也一度成为热点。我们所谓的“天之骄子”,初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都是一无所有。甚至,也有人在抱怨,为什么我们的路竟越走越窄呢?
找工作并不难。有时候,可能也是自己在难为自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将就。就个人而言,我已经说不清自己面试了多少家公司。大大小小,各个行业,有时一天去好多家公司面试。每天去到一个不同的地方,进到一处不同的办公场所,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考核、面试,和又一位完全不同的HR谈话交流。我甚至体会到当时的一种幸运:也只有在这种特殊时刻,特殊情形之下,才能接触到这么多的行业,了解到他们所做的事情。我美其名曰:一种别样的学习和交流。
好在我对找工作,换工作,并没有烦躁不安,耿耿于怀。或许是我的“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使然。
心里总在想着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珍藏的体验,走过的每一段路,见过的每一个人,都是“人生故事”的积攒。
当我们还敢于追求,敢于出发,也正是说明我们的青春还在。所以,精力旺盛,有闹腾,有躁动,可以走很长的路,可以流很多的汗。就是不愿意偏安一隅而因此阻挡了希望的光线。
这就是青春吧,好尴尬,好有趣。当这个时期过去之后,回头再想一想,也许会觉得,哦,原来那个时候也是挺有意思,挺值得怀念的!那是自己在向着美好和希望发出不服输,不服软的狂吼……
光阴故事.那年军训
在四年前——2013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举行了军训汇演,标志着为期20多天的大学军训落下了帷幕。这的确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序曲,正如一场交响乐的前奏,激昂挺进、荡气回肠。
军训算是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我心里有些恐慌,因为肢体动作是我的一个弱项。上初中时,那套中学广播体操我一直没学好。可是终究要面对的事,只能咬咬牙坚持下来吧!
大家都穿上了那身迷彩服。所以,军训期间,每天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绿色了。整齐的绿色,移动的绿色,太阳下的绿色。
从最基本的队列动作学起:立正、稍息,跨立,挺直肩转法,敬礼与礼毕,齐步与立定……一个动作学上好几遍,走了一遍又一遍,运动量真是不小。立正应该是费力较少的,不过一站十来分钟也是一个挑战啊!教官重复着动作要领:抬头,挺胸,两肩后张,两腿分开约六十度。突然又吼道:我看谁动了.....
军训期间还融入了讲座、报告。内容主要围绕校史介绍、学院介绍、爱国教育,满满的正能量。一边听着,这个时候也算能偷个懒。
军训期间能下几天雨,是最让人高兴的事。如果不下的话就祈求太阳不要太毒辣。从整体练习再到分组练习。然后很快就有人因为动作不标准、不到位而暴露了。这其中就包括我。接下来的“命运”就是被拉出来单独练习。一练大半天,又是抬腿,又是甩臂。
这段时间的寝室内务状况也是最好的。教官专门教授了如何叠军被。每天早起,大家整床铺,叠被子,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有楞有角的“豆腐块”。别说,大有军营的作风和氛围。
每天晚上,进行完动作练习之后的另一个项目就是“拉歌”比赛。“一连的来一个……”、“二连的来一个……”,“东风吹,战鼓擂,拉歌比赛谁怕谁。”……各种有趣的口号此起彼伏,歌声随之而响起。歌曲以《团结就是力量》、《一二三四五六歌》等经典为主,当然也没少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种俏皮活泼的系列。这歌吧,不讲究好听,主要看气势。每当吃饭前,也唱上一遍歌,然后拍手解散,大家如同撒欢的小马驹奔向餐厅、奔向寝室。很累,也很充实,开心,在流着汗水的脸上绽放着阳光般的笑容。这笑容让毒辣似火的盛夏骄阳也略显得暗淡无光。
这20多天的军训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记忆节点。流下了较多的汗水,记下了较多的难忘画面。锻炼了体魄,砺炼了心灵和意志。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