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近期在河南新乡境内开展配合基建考古工作,对于南太行一带的古道、沿黄东西向古道及防御体系略做关注,现摘录于下:
一、太行八陉之南三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
“太行八陉”,从南往北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其中南三陉位于河南境内。
(1)轵关陉:轵,是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在济源市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出入之地,太行八陉,以此陉为第一陉。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车)之险关也。纵横家苏秦论天下形势时,曾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说法,语中的轵道就是轵关陉。
轵关陉所穿越的是太行山脉最南端的“尾稍”。晋文公时期曾因军事拓宽、加固,其大军正是通过这条道路深入中原。如今有一条现代公路亦取此道。附近经过的景区,还有五龙口猕猴自然保护区、王屋山森林公园、黄河小浪底水库和济渎庙等。
出济源沿王屋山方向前行,走312省道,汽车从豫北平原过了李八庄,约83公里处即到达封门口村。沿封门口村路牌上行20米右拐约2公里即是轵关陉的一处重要关口,进村的道路上还可以看到通往古道的古石桥,封门口村口可见古封门关遗址,土墙边的封门关石墩依稀可辨。《战国策》中苏秦说赵王“秦下轵道则南阳动”,所指的轵道,就是轵关陉,也就是这条现代公路途经之处。
过封门口后,轵关陉通往王屋山风景区,过王屋山后,直达黄河小浪底水库北岸古城镇。考古队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这里发掘商代古城。这座古城不大,位于背倚太行、三面环水的高台之上,位置险要,防御坚固,正锁在沿亳清河北上侯马的轵关陉之上,很可能是军事要塞。轵关陉进入山西垣曲,直达黄河小浪底水库北岸古城镇。过了垣曲,是绛县、曲沃和侯马。春秋时代晋国国都就在这几个相邻的城市间移动。
在从绛县往曲沃去的途中,公路边一个叫下村的小村旁的小山包上有晋文公重耳墓,墓是村民集资重修的,还有一座他的石雕像。曲沃的曲村镇赵北村有最早的晋都遗址。在侯马,有晋国最后的都城新田平望宫遗址,轵关陉的最后一个关隘——铁刹关,它高居于侯马市区南约8公里处公路边、太行余脉的紫金山上,南同蒲铁路穿关而过。地图上标为“隘口”,但当地人仍叫其老名“厄口”,取其扼守之意。
唐王朝曾于贞观年间修建此关,由大将尉迟恭镇守。现铁刹关只剩一些残墙和城门土墩了。站在被当地人称为“堡子疙瘩”的城门土墩旁四下看去,关城坐落在左高山右深沟的隘口古道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说,至此,贯穿豫西北晋东南的轵关陉已算是走到头了。
(2) 太行陉:太行道南起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马鞍山,北至晋城泽州县。崇山峻岭间,孔道如丝,蜿蜒盘绕,“北达京师,南通河洛”,是我国古代一条军事、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据史书记载,此起今晋城市泽州县天井关,南至河南省沁阳常平村之间的太行道,山路盘绕似羊肠,关隘林立若星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天井关,更是天下名关。古人称““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
太行陉一带的关隘共包括羊肠坂、盘石长城、碗子城、古长城、孟良寨、焦赞营、大口、小口、关爷岭、斑鸠岭、揽车村、天井关等多处要塞。但由于各种资料相互抵牾或语言不详,难以认证。
星轺驿和天井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古道共存亡。星轺驿以南的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则是天井关所辖的重要关隘,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这里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横望隘和小口隘,位于天井关村以南12公里处的太行绝顶,为晋豫古道上的重要关口。横望隘也叫大口隘。
从西汉设立“天井关”后,历朝历代这里纷争不断,兵戈迭起,大小战争数百起,给这里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
经有关专家初步考证,有史以来共有50余起战争,直接或间接利用太行陉便捷畅达的交通条件,或大或小的改写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史记》载:“(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南阳”和“野王”指得均是现在的沁阳一带,"太行道"就是太行陉。即是秦将白起截断太行陉,断绝了韩国上党郡与国都(现河南新郑)的联系,使得上党郡成为“飞地”,无奈降赵。为此秦赵两国对垒长平,大战爆发。在战略相持了三年之后,决定秦胜赵负的最终因素,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第三年),秦昭襄王率河内数十万少壮男儿由太行道北上,经碗子城,天井关赴长平战场,为长平之战的最后总包围加上了关键的筹码,太行陉一直是秦国通往长平战场的战略输送线。
历史在此摒弃了赵国而选择秦国最终大一统中国,太行陉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小视的“地利”因素。
碗子城是扣在羊肠坂上的一个小小石碗,为一座青石叠垒的圆形城池,一亩不到,其地狭窄,形似饭碗。羊肠坂穿城而过,呈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扼守之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城东西两门镶嵌的刻有“北达京师”、“南通河洛”的两块石碑。
出碗子城西门,南下数十米,苍黑的石壁上,雕凿着清代“两朝帝师”翁同书所题的四个大字:古羊肠坂。粗砺的山石,清俊沧桑带着喜悦的温暖,给人一种苏醒的感觉,它淹没在荒草荆棘之中,字迹严重风化,已与周围山石融为一体。
出碗子城向北不远,为著名的两处驿站——横望隘和星轺驿(现在分别叫大口村和拦车村),在我们的飞速中一闪而过。史料上所载的“悬崖峭壁,沟深谷壑,绝难通行”之况已经完全不复存在。时过境迁,古驿站留下的印迹已经荡然无存。
一路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在山顶扼守太行陉的天井关,又名天门、太行关、楚雄关、平阳关、雄定关等,《战国策》中军事家吴起说“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可见它夏朝时就已经成为太行陉的要塞了。
(3)白陉即孟门陉,位于今河南省辉县的太行山南关山,连接山西陵川县马疙当大峡谷,全程百余公里。太行白陉是太行山南麓最深的一条大峡谷,谷深千余米,顺河床蜿蜒。此陉可南渡黄河,攻汴、郑,东向山东菏泽、大名府,北窥安阳、邯郸,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隘。
据1988年版《山西公路交通史》载,公元前550年齐师伐晋,“分兵两路,一路由太行入晋……另一路由孟门入晋。”又见《辞海》“白陉”条目曰:“白陉,一名孟门,太行八陉的第三陉,在河南辉县西,为豫北、晋南之间的交通隘道。”
以上两相对照,足以说明齐师伐晋的两路兵马中,一路走的便是白陉,同时也足以证明,白陉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历史!它东起河南辉县市薄壁镇的白鹿峰(一说白甸村),故名“白陉”,西侧则辐射今晋城市的高平市与陵川县,凡三百华里许。在漫长历史中,白陉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一条咽喉要道。
二、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大动脉之一。《淮南子.说林篇》:“秦通崤塞而魏筑长城也”。高诱注:“魏徙都于大梁,闻秦通治崤关,知欲东来,故筑城设守备也。”“崤塞”既是关中门户,亦是中原屏障,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的天然地理要塞。
崤函古道遗迹位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000米,距三门峡市36公里,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东至洛阳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
崤函古道,位于古“丝绸之路”东端中国河南境内,是古代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具体是指位于河南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而广义的崤函古道,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学名称。是指先秦以来至民国时期,由西安(长安)和洛阳之间、并且主要在今三门峡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长安)起于潼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
崤函古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黄河出龙门峡谷后,由北向南,到今风陵渡口,南遇秦岭峻峰,北堵中条山脉,不得不在此拐弯向东,在两山之间滔滔东去,成了这条古道北边的一条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岭自华山、亚武山向东高峻崇险的余脉小秦岭,不可逾越。在这河与山之间的三、四级台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黄土高原,长年的雨水冲蚀,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冲沟。只有在黄河南岸的一级台地,地势平缓,狭窄修长,是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关中平原,东端是河洛平原,北边是晋南平原。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至少从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间的4000多年间,都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不管是豫、秦、晋三个文明核心区之间还是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一切交流与流通,崤函古道势必成了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特别是两周和汉、唐时期实行的“两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京畿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