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文友发一篇文章给我看,写的是自家侄女跟婆婆一起,没有自我的空间,快要窒息的生活。
看下来,觉得很有代入感,对那种窒息感同身受。我很少与婆婆生活在一起,但回家待产的那半年却让我感觉很难过。
每天婆婆做饭,然后打牌。有时候我想进厨房去做饭,她总是抢进去告诉我,中午什么肉炒什么菜,要做什么什么。我突然就没了兴致,似乎这个家的女主人永远都是婆婆。
当我给孩子买书,买衣服,甚至买尿不湿,只要婆婆看到,总会问多少钱,能用多久,这么小能看懂吗?不回答吧,显得不礼貌。回答吧,我不愿意。
这让我感到很烦恼…
有时候在房间里喂奶,突然间房门被打开,原来婆婆探个脑袋在门外张望,有时说句什么,有时张望一下又关上门。然后房里就剩我一脸的尴尬…
还有…
那时孩子才不到一岁,公公要喂腊肠给孩子吃。我说不行,又咸又硬。公公说:“难道一点盐都不能吃吗?”
我要怎么解释他才能听得懂呢?
还有…
那一次大哥家的孩子非要拿走我家丫头的故事机。我说:“借给你好吗?晚上要还给妹妹听。”
他答应了又反悔了,第二天自己要开门去房间拿,打不开房间又哭闹。公公说:“不给他你们就别拿出来。”
way?
我在我们自己的家自己房间听故事,然后他从隔壁他的家跑过来抢,然后怪我们不该拿出来玩?
那一次老公第一次跟公公大声说话,说为什么什么都要给他,什么都要迁就他,对小孩有什么好。
那一次我在一边没有多少气恼,更多的是无奈的尴尬。也就在那时,我深深觉得要融入这么一个大家庭,去生活在一起很难,除非自己一直忍和让,委屈和求全。
还有…
我是远嫁的,基本上时不时他们就会对我说,要学说方言,要学习吃辣的,要学这个,要迁就那个…
也许这么说没毛病,可隔三岔五的说的确让我不自在。
而老公说,别理他们,你只要能听一点就行,说就说普通话,他们都听得懂。
可我还是不习惯…
就如文友所说,树大分枝,人大分家。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其实很尴尬,不管干什么你都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体验一点都不好。可是,他们却觉得你矫情,事多。
特别有了小孩之后,吵吵闹闹的,不胜其烦,不胜其扰。
现在,我逃离了,每天终于清静了。尽管带着两个小孩很辛苦,可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再也没人拼命塞小孩吃零食,再也没人在我给小孩喝奶粉的时候唠唠叨叨的说,吃饭就行,喝奶粉多费钱,你大哥家的女儿才喝了几个月的奶粉。可是这关我什么事呢?我要沿着他们的脚步,按着他们的脚印去走吗?
再也没有人看到我买尿不湿时就说,穿这干嘛,小孩子穿开裆裤就好了。
婆婆说这么多,我从没反驳过,但心里又怎么能高兴呢?
现在,天空都更蓝了,空气都更清新了,人的精神也更清爽了…
有了这距离多好啊…